返回

恰与梨花同梦 第74节

首页
    让人传话给你阿舅,好不好的,见过了再说。

    ” 隐约听到她们谈话内容的苏月与太后,悄悄交换了下眼色。

     这样挺好的,各自都按照自己的心迹,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吧,不用哭哭啼啼,也不用怨声载道。

    勇敢的人只管大步往前迈,追求安稳的人转身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不是皆大欢喜吗。

     只是苏月仍从太后的一低眉间,发现了不易察觉的哀伤。

     初五日,大家都在迎财神,而她的小儿子,此刻正关在大理寺的牢狱里。

    犯下弥天大罪该受罚,糟心的是他病了多年,但凡受罚必定性命攸关。

    她忍了又忍,这些天自己没有探过监,也没有派人去看望他,实在是这孽障令她心情复杂,就算见了面,大概除了骂也还是骂。

     但若说不记挂,怎么可能呢,终究是从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是自己的至亲骨肉啊。

    可因为他的荒唐,母亲惦念儿子也成了罪过,太后如今已经不知道,自己究竟应当怎么办了。

     苏月见状,轻声道:“陛下没有下令,大理寺不会苛待他的。

    我今日派人给他送了些御寒的衣物过去,里头应当也有暖炉,不会冻着的。

    ” 太后听了她的话,愁云惨雾间泄出了一点日光,在食案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快意恩仇固然是爽利的人生,但仁慈豁达,才是作为一国之母必备的情操。

     男人就像雨后水洼里舀上来的一碗水,别指望他清澈见底,婚后是第二次投胎,女人往水里加什么,决定他是污还是浊。

    你加明矾,他沉淀沉淀,慢慢就纯净了,你若滴落两滴墨,他马上能让你明白什么叫伸手不见五指。

    大郎有贤妻辅佐,这个国家错不了。

    自己已经上了年纪,不管是政务还是宫务都力不从心,既然后继有人,太后便想好了,可以痛快地放开手了。

     所以今日的大宴,除却权弈落马的遗憾,其他一切如常。

    曲乐照演,推杯换盏,皇帝牢牢稳坐皇位,依旧是臣僚和百姓的心之所向。

     直等到大宴结束,皇帝在空空的大殿上站了一会儿,方才乘着夜色去了北司狱一趟。

     说是大狱,其实与真正关押囚犯的牢房不一样,皇帝没有下令褫夺齐王封号前,权弈仍能活得有体面。

     然而内心的煎熬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短短几日而已,皇帝再见到他时,他已经瘦了一大圈。

     兄弟俩见面,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有两两对站。

     权弈虽然常年体弱,脾气其实很倔强,到了此时更要在皇帝面前挺直脊梁,脸上满是无畏之色,率先发了声:“阿兄是来赐死我的吗?” 皇帝的目光像冰锥,“要你死还不简单,犯不着让朕亲自跑一趟。

    朕是来看看你病了没有,倘或半死不活了,外面有现成的御医,扎一针就能让你还阳。

    ” 权弈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你送来的大夫,一次又一次把我从鬼门关拽回来,其实我早就不耐烦了。

    干脆让我早点死,反倒是成全了我。

    ” 皇帝一哂,“以前没看出来,你是个烂心烂肺的东西,你想死不要紧,但你没有想过阿娘。

    当初小阿妹夭折,阿娘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半年才缓过来,你要是再一死,我怕她的身子扛不住,会被你拖累。

    ” 权弈的失望终于落到了实处,“所以你替我遍寻名医,都是看在阿娘的面子上。

    ” 皇帝道:“朕若说是出于兄弟之情,更会被你气死,所以就算在阿娘的头上吧。

    ” 他那异于常人的思维,常会令权弈语塞,直到今天还是一样。

     这几日权弈被关押在这里,脑子没有停转,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露了马脚,被他察觉了。

    他自问一直谨慎行事,且武将出身的人不是都很马虎吗,怎么桩桩件件都被他防住了。

     萦绕在心头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释,索性去追问他:“你是何时怀疑我的?” 皇帝瞥了他一眼,目光所及是铺天盖地的碾压,“替你看病的大夫是朕搜罗来的,你的病情什么时候有起色,什么时候痊愈,朕都知道。

    ” 权弈的身子不由晃了晃,“看来我一直活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你也没有信任过我。

    ” 皇帝说:“你的脑子是豆腐渣做的吗?朕那是关心你,难道你以为朕在监视你?你三年前身子就已经调理好了,可你一直装病,朕以为你享受这种有人疼爱的感觉,便没有戳穿你。

    后来大梁建立,你的病就好了,受封爵位入朝参政,朕以为你会是朕的好帮手,能替朕分忧,没想到你日日比朕还忙,忙着拉拢文臣武将,忙着到处与人攀交。

    朕问你,忙了那么久可有成效?最后任你调遣的,不还是朕送到你手上的京畿驻军吗。

    ” 这些话像巴掌拍在权弈的脸上,把他最后的一点尊严都拍碎了。

     是啊,忙了很久收效甚微,因为他没有战功,也不能服众,所有与他交好的人,还是看在阿兄的份上。

    他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并不气馁,反正从未想过和这些人交心,等他接手了大梁江山,他们只要向他俯首称臣就好。

    结果连这点自我安慰到最后也消亡了,他从来没有跳出阿兄的五指山,他的篡权,是他一个人的忙乱,细想起来真是讽刺。

     他退后两步,背靠在木栅上,无力地说:“你顺水推舟,拿我试验满朝文武的忠心,那些让你看不惯的人,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