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大人见面须得很正式,很庄重。
笑着说上两句温存的话,“员外与夫人节前就到上都了,可惜宫中有大宴,抽不出时间来相见。
因此节后匆匆命人过府相邀,不知是否冒昧,还望员外与夫人不要见怪。
”
辜祈年与夫人受宠若惊,没想到境遇比他们来前设想得好太多,好得仿佛之前从来没有龃龉,好得就如两家会亲,要商定婚事一般。
忙深深行礼,辜祈年说:“不敢不敢,原本该是我们进宫拜见太后的,但因初到上都,不知怎么通禀,居然延捱到了太后召见我们。
”
场面上的话来去,这是必须的流程。
太后比手招呼大家落座,一面询问辜夫人:“才到上都,一切都习惯么?若有为难的地方只管说,我让底下人承办。
”
辜夫人俯首道:“多谢太后,我们一家得您与陛下照应,一切都是现成的,比在姑苏时候更齐全,岂有为难之处啊。
只是合族这一来,实在让朝廷破费了,草芥一般的商户,何以敢当贵人们如此恩待……”说着便要起身行礼,被太后阻拦了。
太后意在交好,万分亲热地牵住了辜夫人的手,温和道:“且不说身份地位,咱们同是姑苏人。
早前两家虽不是街坊,却也住得甚近,我每常上十泉里去,都要经过你家府门前。
莫说咱们亲近,就算是寻常的同乡来了,不也得照应么。
夫人别说这么见外的话,否则往后倒不好处了,你说是不是?”
天爷,三言两语间绑定了两家的关系,简直与皇帝在朝堂上化解言官弹劾的手段如出一辙。
苏月没敢吭声,而辜家夫妇则有些尴尬,又是亲近,又是不见外,真可谓太后肚里能撑船。
为了儿子的婚事,以前曾经再不受用,如今也当没有发生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辜夫人最是知情识趣,谦卑地说是,“太后这心田,让卑下不知说什么好。
陛下大放恩典,我们一家上下连要致谢,都无从谢起了。
”
太后笑道:“谢什么,当初权家的族亲纷纷迁往上都,不也是朝廷给与优恤安排的吗。
咱们诚如自家人一样,陛下与你们也不生分。
听说十五留宿在贵府上了?难怪第二日二郎进来,邀他上我这里用饭,宫人竟说他昨夜起就不在宫中了。
”
太后是随口一说,但这一随口,不知不觉中就坐实了两家牵扯不清的关系。
反正她也不着急,因为知道今天的事必成无疑。
既说起二郎,不免要引荐引荐,比了比身边人道:“这是我的幼子,陛下封了齐王,不过一向不太出门,你们想是没有见过。
”
两下里站起身互相行礼,齐王对太后道:“那日在代侯府上,我曾有幸见过辜娘子。
听说中秋大宴,梨园的曲目精彩异常,可惜我没有眼福,遗憾得很呢。
”
太后笑呵呵说:“不碍的,中秋过后还有立冬,还有正旦,有的是机会观演,不急在一时。
”嘴上说着,心里顶关切的是立春,便试探着问苏月,“陛下可与你说过立春的安排?”
苏月想起他确实含含糊糊提过,但具体是什么安排,却并未向她透露。
“陛下说与您有个立春之约,可臣问他,他又说不足为外人道。
”
太后大呼倒灶,这儿子过于没出息,比他父亲更胆小。
但凡他拿出平定天下的一成功力出来,媳妇早就有了,连孩子都该有了。
可他却好,还在不急不慢地周旋,不知究竟有什么可磨蹭的。
你要说他脸皮薄,他也知道赖在人家家里不走,实则脑子半点不笨,就是嘴笨。
你若说他脸皮厚,他对待喜欢的女郎那种瞻前顾后,真是狗见了都摇头。
太后觉得这件事不能这么耗下去了,再耗天该冷了。
儿子不中用,还是得为娘的出马,辜家夫妇既然来了,今日就索性把话说破吧!
于是太后直言不讳,对辜家夫妇道:“别瞧我们陛下英雄盖世,遇上了女郎,半点也不会说话。
但他愿意办实事,他若对你好,光顾着掏心挖肺,有时候这种性子吃亏得很,因不善言辞,难以赢得女郎的芳心。
员外,夫人,四年前咱们家曾向贵府上提亲,贵府上没有给我们再争取的机会,说实话,我很有些伤心。
对于女郎,我是打心底里喜欢,不怕你们笑话,当初明知亲事不成了,我也还是远远看女郎在府门前舍米舍面,心里不知多懊丧。
贵府上有贵府上的考虑,兵荒马乱舍不得女郎外嫁是人之常情,可如今天下太平了,又男未婚女未嫁,我想再问一句,我家大郎可还有机会向贵府上提亲?”
其实早就知道今日召见,太后是怀着怎样的目的,但话真正说出口,还是很令辜家人惊愕。
没有皇权威逼,也不是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太后依旧以平等虔诚的态度来商讨儿女的婚事,倒弄得辜家夫妇十分惭愧了。
辜祈年讪讪道:“卑下当年有眼无珠,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今日太后说这番话,愈发显得卑下鼠目寸光了。
”
辜夫人望了望丈夫,在得到他肯定的眼神后,方才对太后剖心,“卑下也与太后说句实话吧,我家虽是世代经商,但并非贪慕权贵的门第,家中孩子都是我们心头的肉,从来没有想过让她们登梯上高,去够不该够的果子。
上年陛下御宇,我们心中惶恐,但也并未后悔把女郎留在身边。
后来她被强征进梨园,我们有怨言,也曾深深感慨过世道艰难,然到如今才明白,这是孩子命中注定的际遇,她终究是要离开爹娘的。
陛下丰厚的赏赐,让我们日夜难安,总觉受之有愧。
今日又蒙太后召见,您这一番肺腑之言,叫我们何以克当啊。
”
太后拍了拍辜夫人的手,笑着说:“咱们都是实诚人,不拐弯抹角说事,心思敞亮。
陛下对娘子的偏爱有目共睹,他一步一步为娘子垒好了基石,还请员外及夫人看见他的良苦用心。
”
辜祈年点头不迭,“看得见,卑下等都看得清清楚楚。
太后今日特意召见我们,着实是抬举了,这事只需吩咐一声而已,哪里用得着亲自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