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恰与梨花同梦 第2节

首页
    她一现身,就是一道惊艳的光,负责领人的奉使立刻就能理解辜家夫妇的不舍了。

    毕竟养出这样的女儿是一场意外,这辈子有过一回,就不会再有下一回了。

     “小娘子将来,定会有大造化。

    ”奉使很满意,转头安抚辜家夫妇,“梨园是个雅致去处,与琴瑟为伍,也不埋没了女郎的风骨。

    ” 辜夫人束手无策,看着苏月出来领命,诚如身上活活剜下了一块肉,早就泣不成声了。

     “奉使大人,能否再让孩子留一晚,明早我亲送她与奉使汇合,成吗?”辜祈年知道这结果无法改变了,双手合什再三乞求,“消息来得太突然,万请奉使通融,赏我们时间好生筹备。

    ” 可惜人家并不打算破例,“姑苏城内选入名册的有三十八人,若是三十八家都想留到天亮,那我这差事就办不成了。

    ”说罢略沉吟了下,“这样吧,念在员外战时救济百姓的功劳上,下官半个时辰后再来。

    员外该筹备的筹备,有什么话也趁机交代,好好道个别。

    下次再见,就不那么容易了。

    ” 话像冷水泼在众人心头,奉使说完,带着衙役离开了。

     “我这就去找梁县丞,请他想想办法。

    ”大郎说着就要往外走。

     辜祈年抬了抬手,“别去了,这是朝廷发布的政令,谁敢在这个时候卖人情。

    ”一面说,一面凄恻地望着苏月,脑子里一忽儿蹦出很多念头,恨不得让她这就收拾细软,连夜逃出姑苏去。

     可是转念一想,辜家全族四十余口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放走了一个,上面必定会问罪,那么乱世中好不容易保全的人口,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内敬坊的名册上少了一个名字,发配充军的名单上就得多出几十个,孰轻孰重,作为家主,不得不仔细掂量。

     “苏月,”老父亲语调有些哽咽,“阿爹无能……” 这句话说出口,全家都跟着哭起来。

     苏云年少冒失,蹦出来逞英雄,“阿姐,我替你去。

    ” 可苏月却失笑,“你连琵琶和箜篌都分不清,去了怎么办,天天挨捶吗?名册上写的是我的名字,既然点了我的名,当然由我自己去,不用别人替我。

    ” 苏雪擦着眼泪问:“那阿姐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每日给你打扫屋子,担保阿姐回家干干净净的。

    ” 然而这归期,谁又说得上来呢。

     除了不谙世事的苏雪,大家都心知肚明。

    苏月虽难过,但事到临头也没有办法。

    她不是那种遇事慌不择路的人,哭哭啼啼得上路,就此认命也得上路,所以来劝慰父母,“阿爹不用自责,百姓是蝼蚁,从来做不了自己的主。

    其实应选也没什么,只要进了梨园,就再也不必担心权家记仇了,依我说一了百了,也挺好的。

    ” 辜夫人道:“这可比记仇厉害多了,一入内敬坊,哪里还有出头之日。

    ” 这是实话,宫人也许还有放归的一日,内敬坊却截然相反。

    乐工是年纪越长,技艺越精湛,除非你老得拨不动弦儿了,到时候给你几两银子,再打发你出去。

    前朝许多老乐工,离开梨园就活不下去,冻死在道旁,饿死在荒庙的比比皆是,连个收尸的人也没有。

     总之不敢去想,想多了怕是这刻就要跳井。

     苏月心里也没底,但她不能退缩,嘴上还得说得坦然,“各人有各人的机缘,说不定我入了内敬坊,将来能成为伯牙子期那样千古留名的大家呢。

    退一万步,就算老了,被赶出来,我回到姑苏,不还有家里人在等着我吗。

    到时候给碗饭吃,想必不是难事。

    ” 她越是云淡风轻,大家心里越是惨然。

     可事已至此,实在是没有退路了,辜夫人定了定神,转头吩咐两个儿媳:“去收拾包袱吧,多带两件御寒的衣物。

    还有随身的细软也尽量多预备,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张。

    ” 儿媳们领了命,忙进内院操持去了。

     辜夫人又回身支派女使:“把我屋里那件猞猁狲的斗篷取来。

    那件最御寒,寻常我都舍不得穿……”一面捧了捧苏月的脸颊,忍着泪道,“好孩子,你且去,忍耐上一阵子,容我们再想办法。

    ” 别看辜夫人平时不怎么拿主意,但到了紧要关头,很有当家主母的杀伐决断。

     她这么一说,倒让辜祈年回过神来,连声说对,“别着急,阿爹一定托人把你接出来,放心吧。

    ” 无论如何,这已经是莫大的寄托了。

    家里有人惦念着,即便是在里面受些苦,也还有指望。

     苏月笑着点点头,接过了阿嫂递来的包袱。

     奉使接人的马车,已经停在外面的巷道上了。

    从各处接出来的女孩子,最后会在城西的闾门上汇合,等到天一亮,就踏上前往上都的漫漫长路。

     有别于其他门户的痛断肝肠,辜家送别女儿的时候反倒止住了泪,仿佛只是送孩子走亲戚一样,切切地叮嘱着:“在外一定要保重,不能莽撞,不能贪凉,记住了吗?” 苏月说是,“天寒地冻的,大家都回去吧。

    ” 老父又恋恋不舍凝望再三,“记着阿爹的话,且耐下性子来,总会有骨肉团聚的一天。

    ” 苏月应了,方才登上马车。

    可车窗是钉死的,再想推窗看爹娘,已经不能够了。

     辜家上下站在门前送别,辜夫人等着再看女儿一眼,却直到马车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