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凞赞赏道:“朕就知道郭相有主意。
你替朕拟道旨意,朕开科选仕,不重门第不分贵贱不看过往,只求有真抱负真学识的大才。
”她略微沉思,挥手又道:“此次开科,任何人都可参加,可自行去礼部报名。
命礼部尚书祁淮冠全权负责此事。
告之天下,即便只有一人来参加应试,朕和朝廷也会认真对待,决不潦草敷衍。
”
郭桢此时只有信服道:“皇上圣明。
”科考历来是吏部的权限,而礼部历来又是个最不受重视的地方,皇上一进京,反倒是礼部的官员最先表了忠心。
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礼部,既拉拢了祁淮冠,又打击了董家的势力。
皇上的手段一环扣着一环,看这董马两派如何招架。
“郭相是朕的心腹,可不要学那些个前朝旧吏溜须拍马的本事啊,朕自登基来,‘圣明’二字都听烦了。
”湛凞难得像以前做王爷时那样,打趣笑道:“郭相还是要替朕分忧啊,朕决定三月十五日正式开考。
这两月内,郭相务必要替朕多寻几个真才实学的臣工来阅卷。
”
郭桢微微轻松了些,说道:“皇上,臣现在就可以举荐一人。
翰林院编修王功名,满腹经纶,过目不忘。
阅卷之事交予他,臣以官职担保,绝对万无一失。
”
“翰林院编修?才是个正七品的小官,怎么会入得郭相的法眼?闵踆虽然昏庸,却也对有才之人另眼相看。
那个韩亮节不就是极得宠爱,若是王功名真有郭相说得大才,怎会一直籍籍无名?”湛凞有意笑看着闵仙柔。
闵仙柔听到“韩亮节”三个字从湛凞口中酸酸地吐出,当下狠狠掐了一下她的手心,又白了她一眼,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看。
湛凞笑得露出一排牙齿,一点形象也不顾,紧紧握住爱人的手。
郭桢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哪里能瞧见这两位的眉来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