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辈佩服。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此条真理不分时间、地点、年龄、对象(只含人类)皆可用之。
老者眯着眼睛捻着胡须,看得出他很是受用。
孔白使出浑身解数,逐渐从老者和少年口中套出些现今的情况,可却听得她胆战心惊:这个世界大大小小居然有二十几国家,以她的历史水平也知道上下五千年最黑暗的时候都没有这么乱过,而且这里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国名和君主的姓是一致的,但是很多国家朝政动荡,国名也跟着经常换,比如姓赵的做了皇帝,此国名为赵国,姓钱的取代了姓赵的,此国就会该名为钱国,姓孙的推翻姓钱的国家又会改为孙国。
所以基本没有人能完全知道具体国家的数目。
谁知道现在那什么安国、许国还在不在?
一路忐忑着来到老者家中,此时已接近傍晚。
清幽小院内三间青砖瓦房,袅袅青烟中夹杂着菜香。
孔白的心已然全部放在饭桌上,等吃完才发现整个屋子只有老者做陪。
在后来的闲谈中孔白才了解缘由。
老头姓姚,丧偶多年,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只有个儿子却耐不住清贫跑了出去,没想到混的不错,在京城某官家中做了名管事,有了自己的小院并娶了三房妻妾,成家立业后接老爹过来享福,却不料姚老头水土不服,根本无法住下去,儿子倒也孝顺,替老头纳了一房小妾又买了个小童回乡伺候他,逢年过节还托人送些银两给老头。
有了钱嘛,四邻八乡当然会高看他几眼,老头的腰杆也跟着直了,这太公之名也被人称呼起来。
孔白本来还想:老头的儿子不错,居然主动给自己爹娶老婆,比起现代人为夺老人家财阻止丧偶父母再婚的强多了。
那想到再往下听却完全出人所料,原来古时的妾一点人权也没有,就和所买的物品一样,只要不把人弄死一切随你,而且妾室生子为庶出根本没继承权(除非嫡子死),老头死后妾室归正室或嫡子,只要不给老头戴绿帽子其余皆可。
听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