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出事故。
安全起见,他们决定进入风雪吹路段后拍几张照片就折返去克拉玛依。
上传这条视频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克拉玛依的酒店了。
“审核过了吗?”段青深问。
“嗯,发出来了。
”梁愿醒指尖滑着触控板,“这期根本没法加bgm,加上了就是风声、bgm声和我的讲话声三方扭打在一起。
”
旁边段青深笑笑:“百里风区,10级大风当然不是开玩笑的。
”
酒店房间一张长书桌,两个人各自用自己的电脑在工作。
梁愿醒这边后台渲染着日出的延时摄影,段青深则在线上办理营业执照。
原因是从原则上来讲,照片属于“按下快门的那个人”,可他们的每张照片都是两个人共同完成,在署名方面一直是个问题。
其实两个人都不介意署名,所以江意直接说,你们注册个体工商户好了,就署名青山醒,后加括号,你俩名字都能上。
于是段青深在研究这个。
“啊,好了。
”梁愿醒把视频导出来保存,然后把百里风区的风吹雪照片拉进软件,看了一会儿,“哇……这张真绝了。
”
段青深偏头看过来。
依旧是段青深很喜欢的慢门镜头,10级大风将公路旁的粉雪吹到路面,而这样慢门照片的画面评价必然是两极分化——这不就是手抖的糊片吗,和,这是风吹雪的轨迹。
所以保险起见,高快门速度的照片也拍了几张。
梁愿醒支着下巴看着这张慢门照片,说:“你挺喜欢这种拖影画面的,但我从来没见过。
”
“什么?”段青深问。
“以前没见过。
”梁愿醒还是托着下巴的姿势,看向他,“就是刊登过的照片里。
”
“很少有杂志愿意登慢门风光照片,有点不符合传统审美。
”段青深解释,“容易起争议,就像这张,看人怎么理解了,你觉得拍到了风,但别人觉得这照片糊了。
”
梁愿醒想了想,点头,没再说什么。
二人在房间里各自忙活,修图、传视频、选照片。
静谧的夜很温馨,手边是外卖来的热饮,两台电脑散热嗡嗡轻响着。
梁愿醒伸了个懒腰,脑袋往后仰,瘫在椅子里。
他揉了揉眼睛,转头看段青深的电脑。
经营地点方面,段青深跟曾晓阳快速商量了一下,决定填在他们织造厂里一个无人使用的办公楼一楼办公室。
段青深和梁愿醒的意思是给他们支付房租,曾晓阳则告诉他:那个办公室已经三年没人用过了,蜘蛛网都能当被子盖,你先抽空过去把屋子清出来再说其他的。
“所以我们什么时候去山东?”梁愿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