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9、深谋

首页
    当汤和、邓愈以及花云苍白着脸色走入饭厅时,卫璧和青书才刚刚用过早饭,婢女们收拾好碗碟,沏上了一壶清茶。

     三人甫一走进来,就扑通扑通跪了一地,全都眼眶通红,简直伤心欲绝。

     青书见此情形起身向卫璧示意了一下,便出了饭厅,尚未走出几步,便听得几声悲痛的嘶喊—— “教主!您可要为朱大哥报仇啊!” “属下和方国珍老贼不共戴天!” “教主,教主……” 青书渐渐走远,嘴角弯起了一个不可察觉的弧度来。

     总的来说,计划很顺利。

    朱元璋当然要死,但若能最后利用一下他的死,那才是真正的稳赚不赔。

     台州的方国珍,他论兵力虽然比不上明教义军,但也势力颇大。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名望着实不低。

    不单单是因为方国珍的起义时间比卫璧掌控的义军要早上很多,更因他自占领台州后,保境安民,着实做了一些好事。

    然而这些对于卫璧来说,就实在算不上是好事了。

    毕竟方国珍不属于明教麾下,尽管现在大家的敌人都是蒙元政权,但其实各路义军之间也有不少争端,更别说等蒙古人被赶走之后了,哪个军阀会不想登帝位? 既然迟早要收拾,倒不如趁机一起收拾了。

     方国珍求援濠州,濠州元帅朱元璋亲往台州商议军情,真是诚意十足。

    谁知原来这是个大陷阱,方国珍早与张士诚狼狈为奸,一起投靠了蒙元,故而围杀了朱元璋一行,又在台州和濠州分界上陈兵准备开战——这是现下明教众人所认为的真相。

     朱元璋亲来台州,孰料晚上方国珍便遭遇了刺客,带兵追过去追到朱元璋下榻的客舍,还没质问两句,吴氏兄弟便带领人马杀了出来,双方大战一夜,终究是在台州的地盘上,朱元璋带来的人马一个都没走脱,尽数被杀。

    然而等方国珍走进客舍一看,却发现朱元璋早死了——糟糕,这怕是张士诚的挑破离间之计!方国珍心里拨凉拨凉的,连忙召集谋士商议应对策略。

     而事实上呢,其实也无非是青书暗中跟着朱元璋到了台州,先去将方国珍引来,又掐准时机杀了朱元璋,再将吴氏兄弟的恨意和怒火挑起来——想想也是,本来就没什么心机的吴氏兄弟先是听到“朱元璋临死前”的一声惨叫,目标直指方国珍,才出门又见到方国珍率军前来,热血上涌之下,自然也就中了计。

    其实如果那时双方都冷静下来好好谈谈,很容易就会把矛头指向张士诚,而后吴氏兄弟和几百兵士便能带着朱元璋的尸首安然回到濠州,两家再行商议联盟和报仇事宜……只可惜,青书并不想让他们一行中任何一人活着回来。

     吴氏兄弟以及那几百兵士都是朱元璋的死忠,拉拢几无可能,倒不如放弃。

    再者说了,若让他们回来后把事情前后说上一通,难保不会另生事端。

    青书本来行事就算不上太周密,只是卡住了时间点,破绽肯定难免。

    若让颇有心机的汤和等人知道了具体情况,万一漏了陷可就糟糕了。

     虽说汤和邓愈等人也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但聪明人总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朱元璋既已死了,那么无论他们之前有过什么想法,是讨论过还是没来得及说,都已经没有固执的必要了,效忠于明教教主卫璧才是最好的选择。

    虽说卫璧也不一定会完全信任他们,但毕竟是人才,也不会直接杀掉。

    再以后的事,卫璧会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那还要看他们自己了。

     所以让吴氏兄弟等人尽数死了,不单是为了掩埋真相,也是给汤和等人留了一线生机——他们最好就是半点也不去怀疑,或者即使怀疑了也丝毫不露,否则青书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待得亲眼所见朱元璋一行人死得一个不剩了,青书才连夜施展轻功赶回濠州,赶在汤和邓愈他们前来报讯之前回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