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章

首页
    点看不明白也帮不上忙就又出去了。

     杨大礼夫妇要回去做饭,杨涛留了下来,倒不是为了蹭饭。

     赵信毕竟是个陌生人,和曹氏两个单独待在院子里于理不合,这是袁铭特意嘱咐他的。

     平时曹氏自己一个人吃饭,就准备的非常简单,今天来1客人在,特意多做了两个菜。

     做好饭,就打发杨涛把赵信喊出来。

     坐在桌子上,赵信有些不好意思:“袁公子给了工钱的,按理说不该吃您的饭。

    ” “我瞧着你的活还没干完,一下午了,晚上回去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不吃饭怎么行?”曹氏给他盛了一大碗糙米饭。

     曹氏手艺好,舍得放油,赵信和杨涛两个人一不小心就敞开了肚皮,一大锅糙米饭造了个干净。

     吃完饭,赵信抓紧时间继续去干活了,杨涛就坐在院子里劈柴,他不能白吃曹氏的饭。

     一直到天色麻黑,一缕黑烟从卧房后面升起。

     赵信扬声道:“成了!” 李清娥和曹氏在厨房里闲聊,听到这话连忙跑过去。

     由于是曹氏一个人睡,炕做得不大,和之前的木床差不多,为了方便通风,移到了窗户下面。

     炕眼里燃着火,赵信蹲在前面查看通风口。

     “这就成了?”李清娥不可置信道。

     赵信闻言回过头,看着他们说道:“成了,只是今天晚上还不能睡,得先熏一天,明天就能用了。

    ” 曹氏走过去,在光滑的炕面上摸了摸,泥土还没有完全干燥,被火一烧蒸腾里阵阵热气。

     赵信拍了拍手:“曹姨我跟你说一下怎么烧炕。

    ” 曹氏和李清娥俩忙上前。

     她们都是用惯了火灶的,听赵信一说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眉头渐渐舒展开。

     赵信强调了一遍注意事项,就风风火火的离开了,再晚他就坐不上回镇上的牛车了。

     第二天,袁铭又去了一趟青山书店,见到赵信,询问了一下成果,而后满意点头。

     赵信走后,赵掌柜对袁铭说道:“炕这样东西在北方那么多年,怎么南方人就没想着用呢?” 袁铭道:“想来是气候差异,南方雨水多,过于潮湿,不适合烧炕,我也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 “袁公子何不考虑在镇上买一套房?光是从我手中给出您的酬劳,就足以买一座很不错的院子了。

    ” 袁铭心里一动,说道:“我确有此想法,不过房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买到的,昨日我去牙行看了看,并未见到心仪的。

    ” “牙行的房子都是屋主人离开了的,要是人还在十方镇,何必花那么多钱找牙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