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就在铺子后头的巷子里,来回一趟都用不了百十来步。
李大成随着牙人步入巷子,巷子是条死巷,只有一个出入口,另一端用青砖封了,应该是街角那家点心铺的后墙。
巷子里干净整洁,各家门口也并未有杂物堆积,环境比刚刚看的那几处要好。
“这边住的都是前头铺子的家眷,或是在别处有固定营生的,大多都在这住了几十年了,都是知根知底的。
咱们要看的就在前头,这处原是一位教书先生的宅子,后来年纪上来了,思乡心切,回乡养老了,这才空出来的。
原是想着卖的,只要要价不低,一直也没找到买主,这才退了一步,想着先租着。
”牙人一边给李大成介绍着,一边开了锁。
进入院落,迎面是一座砖砌的花墙,侧面栽种着一排随风摇曳的竹子,虽已褪去了翠绿的外衣,但仍以不屈之姿随风轻舞。
花墙后便是东西厢房,再往里走就是三间正房,中间一间会客室,里侧为卧房,另一侧则被布置成了书房,一侧的书架上,还零零散散的摆着几本书。
虽说是一进的院落,但这处院子较大,李大成细细的看过,连厢房的面积都不小。
更难得的是还有一个后院,院中除去灶房外,还有一口水井,大大的方便了日后的生活。
李大成很满意,虽说有些贵,但也贵的值得。
清幽干净,邻里知根知底,小桥住着也舒服。
日后若是手头宽裕了,直接买下来,也省了搬家之苦。
既是看定了,李大成也爽快,立时就定了下来。
院子的租金是定数,商讨不了,铺子比定价便宜了五两。
牙人见他痛快,脸上的笑都快装不下了,痛快的答应了李大成提出价钱,毕竟半天就成了两笔生意,平常可是没有的。
铺子是七十两,房子是五两一个月,李大成付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