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8章

首页
    桥夸的都不好意思。

     赵家门户不小,各房也算是齐心,赵大顺这一辈都以赵家大伯为首,平日里有什么事,互相帮衬一把,也从没有诸多计较。

     赵何氏心疼这两个侄儿早早的丧母,往常也是多有关照。

    知道李大成与赵大顺交好,那日侄媳妇难产,也是李大成给找的大夫,对他们两口子自然更亲近些。

     李大成笑着逗了两句趣,不动声色的把脸皮薄的小夫郎,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末了还冲着沈桥眨了眨眼。

     大庭广众之下,沈桥哪里好意思和他眉来眼去,只得低头错开视线。

     好在桌案前终于没人了,他跟着李大成将带来的喜礼入了帐。

    虽然村里人吃席,带不了什么贵重的东西,可也是要记账的,方便日后主家还礼。

     像满月宴,亲近些的亲戚有的拿红布、红糖这种金贵物。

    一般的亲戚或是带只鸡,或是带一小篮鸡蛋,估摸着十几个的样子。

    邻里间,有的捧一碗小米,有的带些自家种的菜或是果子。

     主要是图个热闹,来的人多了,才显着在村里人缘好。

    谁家有喜事,也不会真的盼着收多贵重的礼。

    毕竟礼尚往来,今儿收了人家的,总有还回去的一日,倒不如简便些,大家伙也更自在。

     他们的礼已经算是重的了,负责记账的是赵大顺的堂弟,幼时念过几年书,如今在码头上当个小管事,记记账,也算是极体面的营生。

     沈桥手巧,小衣裳小帽子都做的十分精致,瞧着就是费了心思的。

    赵家大伯娘免不了拉着沈桥又是一段夸。

     村里的妇人夫郎做身衣裳还成,绣花多是绣个简单的花样,能绣这么复杂图案的不多。

    一来,家里那么些活干呢,哪有时间整日的绣花。

    二来,买彩线不得花银子,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哪舍得花在这上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