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起来,赵大顺好不容易成了婚,眼下又生了儿子,自是想好好操办一场。
谁知道早早就定好的是事,刘厨子临时反悔,说是有亲戚过世了,要出趟远门,忙乎两天。
死者为大,出了这样的事,赵大顺也不好揪着不放,便点头同意了。
刘家做事还算厚道,不仅退回了定金,还送了一只鸡,说是赔礼。
都是同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赵家又是喜事,自然也不愿意把事情闹僵。
可这喜宴就在明日,到时候亲戚邻居都会到场,这席面没有操办可怎么好。
别的村子,倒是也有几个厨子,可时间这么赶,很难请到人。
赵家父子三人一家家的去问,足足折腾到天黑,可人家早就有了别的主顾。
但凡体面些的人家,宴客的席面都会请人,过来掌厨。
白事还好说,实在找不着人,家里的女眷帮着操持一下,也没人挑什么理。
可喜宴要是操办的不行,不仅落人口实,主家面上也无光。
赵老爹急的嘴上起了水泡,明天儿媳妇的娘家人也会过来,这席面要是没办好,可就不仅仅是丢点面子的事了。
赵大顺也着急,可生老病死也不挑时候,他也没法怪刘厨子,谁家也不愿意摊上这样的事。
本以为是事赶上事了,实在错不开。
却没想到,竟是刘厨子诓骗他们,所谓亲戚过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实则是清源村的大户家里纳妾,抬的还是春水楼里的姑娘,听说还有了身孕,这才急匆匆的要把人取回家里,喜宴也定在明日。
想必是清源村那边给的银子多,刘厨子才抛下这头。
同行消息都是互通的,其中一个人听他这样着急,便多问了两句,听了刘厨子的名字,也不瞒着将细里都说了。
赵大顺越说越气,又骂了刘厨子一顿,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