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还是棉布,虽然不是细软的上好棉布,可对乡下人来说,已经算是好东西了。
因着有棉布领,排队的人尤其多,一眼都望不到头。
李大成瞧着那个发放物品的人,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细想之下,认出那人正是向暖斋账房先生。
怪不得另辟蹊径,出手就是大手笔,原来是宋掌柜的铺子。
宋朝和不是个简单的人,身上一定有不为人知的东西。
李大成不愿意同这样的人有任何牵扯,因此快步离开。
青竹阁的位置也在其中,桌案后悬挂着布旗,在一众布施的摊位中,及其显眼。
吕掌柜正站在桌案后忙乎着,将手里的东西一份份的递给前来的人,脸上始终带着笑。
在一众板着脸的掌柜或是伙计中,倒是显的亲和。
吕掌柜身前也排着长长的队伍,两人隔空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青竹阁的差事,李大成也算是得心应手,每日把卤肉送过去,帮着调了蘸料才离开。
厨娘对他的态度更加殷勤,打着吕掌柜的名号,也曾明里暗里的向他讨教过一些菜谱。
他不愿意同一个妇人计较,一一解答了。
厨师这行不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教会的,即使手把手的教,做出来的菜味道也不会相同。
许是厨娘也意识到这一点,这几日倒是消停了好些,李大成也乐得清净。
从胡杨街出来,李大成直奔鑫平街后巷。
除了牛肉以外,他还想买几只兔子。
旁边的铺子里兔子、竹鸡等野物都有,也不必再跑别的地方。
牛肉铺的老板听他说要买兔子,热心的领着他来到隔壁铺子。
隔壁铺子老板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是鑫平街上第一家卖肉的铺子。
此时店里没有客人,中年汉子正躺在竹椅上打盹,被一声粗犷的喊声惊醒,差点没从竹椅上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