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首页
    面团。

    一会儿有人买,直接擀开就行,节省不少时间。

     沈桥刚刚翻到一半,就有个老嬷领着个四五岁的孩童过来,朝里看了看,问道:“这怎么卖的?” 沈桥从没卖过东西,见有人来问价,愣了一下,慌的急忙回头去瞧李大成。

     李大成手上都是面,连忙在一旁的布巾上擦了擦,又拍了拍沈桥的肩,答道:“阿嬷,四文钱一根。

    ” 老嬷的眼睛瞪大了些,有些嫌贵,讨价道:“你这也太贵了,一个肉包子,才三文钱。

    ” 李大成也不恼,笑着解释道:“阿嬷,我这是纯肉做的,用的肉肯定比包子的肉馅多。

    又用油煎过,外皮酥脆,里面肉质鲜嫩。

    来,您可以先尝尝,不买也没事!” 李大成说着,挑了一根煎好的,切成小块,用竹签扎上,递给了摊位前的小孩。

     小孩用胖胖的小手接过,放在唇边呼了呼,着急的放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好吃,好吃。

    ” 老嬷低头看了看小孙子,不情不愿的掏了四枚铜钱,递给李大成。

     做生意嘛,讲究个和气生财,他们又是在集市上摆摊,来光顾的也都是平民百姓,谁家也不是多富裕。

    因此,有个讨价还价的也是正常不过,他也不往心里去,赚钱嘛,哪有容易的。

     他将铜钱交给沈桥,自己夹了跟烤肠,串上竹签,递了过去。

     沈桥手里捏着四枚铜钱,不知道该往哪放,他心里有些挫败,也怪自己没用。

    别人来买问价,他紧张的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李大成转身对上沈桥,眉眼里的笑意立时变得真切,拿出案板下面的木盒,不紧不慢的开口:“怎么了,舍不得放下了,都是你的,回家再数吧。

    ” 男人尾音拉长,嗓音故意压低,存了几分逗趣的心思。

     沈桥将铜钱扔进木盒,发出清脆的敲击,知道李大成故意逗他,心里也不这么难受了。

     他们正说着话,前面又来了人。

    李大成冲着沈桥点点头,沈桥深吸了一口气,学着李大成的样子开口:“大娘,四文钱一根,纯肉的。

    ” “闻着倒是挺香的,来一根吧!”妇人从钱袋里数出四枚铜钱,又瞧见里头盖着布巾的卤肉,道:“猪头肉怎么卖的? 沈桥不知价,李大成主动搭话,上前掀开布巾一角,方便人瞧,“猪头肉四十文一斤,咱这还有、卤好的猪肝、猪心、猪耳朵,价钱都挺合适的。

    ” 那妇人瞧着他报的价钱比熟食铺子便宜,看起来卤肉的颜色也不错,点点头道:“那就给我切上半斤猪头肉,二两猪肝,你这分量可不能少我的。

    ” 妇人怕他价钱便宜,在分量上做手脚,连忙叮嘱了一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