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上空飘荡着鹅毛般的大雪,因快到新年,街道上的摊贩稀少,路上行人寥寥无几,看着空空荡荡。
雪越下越厚,红墙绿瓦的皇宫上压了厚厚一层,人踩在地上,发出吱呀的声响。
威严的太庙前厚雪已经被清扫完成,前殿门前整齐站着诸多皇家子孙。
腊月二十八这一日的皇家宗庙合祭,以表子孙慎终追远,对祖先追思,以求祖先庇佑。
此次袷祭第一次由太子筹办,此消息一出,朝臣难免猜测皇帝对太子一如既往地看重,连将袷祭这样的大事都交给了太子。
倒是看着一点也不恼怒太子之前做出的错事。
只有皇后知道,皇帝把袷祭之事交给太子,不过是她之前答应在宫宴上设法让世子妃纳妾的条件。
虽最终没有成功,但皇帝金口玉言。
这是他额外给鸿儿的一次机会,不能出一点差错。
太子也明白这是父皇对自己的看中,使出了浑身解数,所有流程他都亲自过了一遍,太庙周围遍布守卫,力保严密不出一丝差错。
办好了他算是露脸,办不好便就是大罪过。
所有皇室子孙统一换上了祭服,一应祭品全部摆放完毕。
先迎祖先,历代帝后神主,包括战死的先太子神主一同被恭请到大殿上,承正帝站在最中央,面容严肃,准备开始祭祀仪式。
及至献祭,行礼过后,皇室子孙一一上前参拜。
整个流程庄重而森严。
等祭祀快要结束,一切都很顺利。
太子将此次祭祀筹办得很好,祭品,祭服,以及一应流程都没任何瑕疵疏漏,将所有忌讳都避开了。
连承正帝都称赞地点了点头。
这是太子犯错后,承正帝第一次对他如此和颜悦色。
太子一边谦虚道不敢得父皇的赏,一边目光微微看向了神情有些难看的二皇子燕泽。
心想他这二弟与他斗了那么久,此时心里一定恨极了。
及祭祀毕,承正帝率先转过身离开大殿,刚走两步,这时背后忽然掉下了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了下来。
众人顿时转身看去。
只见原本摆的整齐的神主有一块倒了下来,旁边压着另外一块,就是刚才掉下来的东西。
太子是反应最为迅速的,拔腿上前拿起查看,却在见到牌位上的字的一瞬间,眼睛惊恐地睁大。
只见牌位上书:崔翎月。
是先太子妃的牌位
二十多年前昭仁太子被刺杀而亡,太子妃崔氏悲痛殉情而亡。
先帝感念其忠贞,在太庙设其神主牌位,与昭仁太子一起受后世供奉。
可承正帝上位以后,却特意下旨此后每次太庙祭祖都不许昭仁太子和太子妃的牌位一同出现。
如此一来,每次祭祀只能不请太子妃神主。
这个忌讳太子是知道的,可是今日不知道为什么,先太子妃的牌位却突然出现,还与昭仁太子牌位合在一处。
在场皇室年长者,难免会因此记起生前昭仁太子与太子妃的恩爱和满,是以,连死后牌位也要在一处。
可这却实在犯了承正帝的忌讳。
其他人不知,在场唯有皇后和安王知晓一点内情。
这先太子妃崔翎月其实曾是承正帝的未婚妻,后退婚,才嫁给的昭仁太子。
所以太子一见到太子妃的牌位顿时就慌了,还大喊着:“是谁,是谁把先太子妃的牌位搬来的?孤不是吩咐了——”
慌张的声音响彻大殿!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太子妃’三个字!
承正帝面色已经完全放了下来。
所说刚才的事恐是被陷害,那太子这样的反应才是触及了承正帝的逆鳞!
这时候二皇子燕泽沉着冷静的一边吩咐着把太子妃的神主位恭敬地抬走,一边条理分明地指挥把所有东西恢复如常。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已经归于原样。
而这时候,他也只是走到承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