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让众将领陷入了沉思。
燕瞻看了一眼地形沙盘,大庆,北齐,北翼三国鼎立。
大庆国土面积最大,北翼天齐在其周围,却并非完全呈三角之形。
而是北翼与大庆平川比邻,天齐南边与北翼接壤,西再靠近大庆。
很快,燕瞻定下策略:“先攻天齐。
天齐王量小守成。
若非耶鲁进许以厚利,不敢拼上大部分军力。
再加——”
燕瞻抬头,看向帐中诸位谋士:“先攻天齐,给予重创,天齐王难免军心动摇。
而这时,我需要有人替我前往天齐营帐,劝其退兵。
”
营帐中一片沉寂。
谁也没有完全把握能劝天齐退兵,面露难色。
这时人群中一个身量矮小的谋士杨觉走出来,躬身道:“世子,鄙人愿替世子前往游说天齐王。
”
燕瞻看过去:“你有何法?”
杨觉此人曾是杨县一个主簿,虽在杨县一个小地方颇有能力,在杨县剿匪中他亦出了一份薄力。
但因是小地方出身,众人其实并不看好。
却不知为何燕瞻会将他纳入麾下。
这时杨觉指着沙盘道:“诸位请看,平川比邻北翼而非天齐。
若他们攻下平川,增加的也只不过是北翼的领土,天齐不沾半毫。
现在耶鲁进是许了天齐厚利,但若北翼真的实力增加,对天齐何尝不是巨大的威胁?对天齐王来说此为一不利。
而世人皆知燕瞻世子这几年对北翼多年从无败绩,如今手中又拿到了北翼舆图,攻下北翼是迟早的事。
北翼崩而天齐此一战非但不能得利反而损兵折将,此为不利二。
我若将这两害告知天齐王,他必会退兵。
”
众人听完,连连点头,对杨觉更是刮目相看。
燕瞻笑道:“先生奇思,甚妙!”
定下离间之计后,燕瞻派人多次先反攻天齐,且只针对天齐。
不过一月,天齐损失惨重而北翼损失不足其二分之一。
久攻平川不下,天齐王常荣已经是心有焦虑,又见自己将士折损了数万比北翼损失都重,已然渐生不满,连夜招麾下谋士夜谈。
清点完折损的将士,天齐王面色已然更难看,在营帐中焦虑地走来走去。
帐外忽然来报:“大王,庆军燕瞻麾下谋士杨觉暗夜来访,可要将其先行拿下?”
常荣脸色一沉,问道:“来意为何?”
这时杨觉的声音从帐外传来:“我来此,是为天齐王解忧!今夜来访乃孤身一人,大王不信可派人四周巡查。
我一人既对大王没有任何威胁,大王杀我我庆军不过少了一个人,也并无损失。
但我却心知大王如今心焦,就是听我一言,又有何妨?”
常荣沉思良久,才道:“把他带进来。
”
片刻后,天齐军押了一个身量矮小的男子进来,杨觉摘下帽子,恭敬对天齐王行了一礼。
……
两日后,天齐王退兵折返天齐。
耶鲁进怒骂常荣不讲信誉,却也别无他法。
如今北翼二十万大军,对阵燕瞻同样二十万大军。
没有人多的优势,再加上北翼这些年在在燕瞻手中一败再败,北翼军心已有不稳。
可是这个时候耶鲁进即便是想退,也是退不得了。
大庆与北翼的对阵,才刚刚开始。
——
燕瞻捷报频频传回京城,京中百姓一片欢欣鼓舞。
沈芙自然也是高兴的。
这些时日她将家中操持的不错,安王妃对她很是称赞,又将家中大半事务都交予了她,自己开始做个甩手闲人了。
因着暑天热不可言,安王妃与安王爷欲去山庄避暑,本也要带上沈芙,而沈芙因为每月还要给沈如山“送钱”,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