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 第136节

首页
    子,朕此次非得治他个管教不严之罪!” 闻言,站在旁边侍候的夏内监眉梢微微一动。

     这管教不严的罪名,可比共谋之罪要轻多了。

    昨日王靖被召见,也是在御书房问的话,夏内监亲眼看着王靖这个平日里严正威仪的兵部尚书在元治帝面前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体面全无,恨不得拿八辈子祖宗发毒誓证明对儿子行刺之事毫不知情。

     其实元治帝也看得出来,因为王尚书从头至尾都以为儿子是真的想要刺杀叶家的二公子叶京华,都说出什么愿意辞官举家搬离京城的话了,显然王致远行刺赵宝珠,并没有跟这位老爹通过气。

     想必这位王公子,丝毫没有觉得行刺一个五品小官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元治帝面有冷意,所谓富不过三代,本朝开国功臣之子嗣到他这儿,正好四代。

    人才青黄不接不说,其中飞扬跋扈、不学无术者简直能占大半数。

    元治帝不满于这些靠荫封入官者已久,这些人,白吃公家的饭不说,竟胆敢当街刺杀在朝官吏,真是在撩拨元治帝本就绷紧的神经。

     “这个王致远,朕必得好好发落。

    ”元治帝沉声道,遂回过头看向赵宝珠:“此事赵员外郎不必忧虑,朕知道,你是按着国法行事,做得很好。

    我朝绝没有因错被罢免官职,还要报复刺杀上官的道理!你往后只管秉公办理,朕自会替你撑腰。

    ” 赵宝珠俯首道:“陛下圣明!“ 元治帝说完,转过头,微微眯了眯眼,道:“只是,恐怕刑部那边还有误会。

    ” 赵宝珠听了,立即道:“陛下放心,微臣定会去与刑部说明,今日微臣带着这供状,本就是想去刑部衙门将事情说明白的。

    ” 听他这么说,元治帝登时大喜,俯身伸手去扶赵宝珠:“赵卿!”元治帝笑着将赵宝珠提溜起来,虎目微亮,欣赏地将人上下看了两遍,道: “朕没看错,你果然是个明事理的。

    那王致远险些伤了你的性命,你还能心系法理,朕甚为欣慰。

    ” 平心而论,赵宝珠若是恼恨,就这么由着叶京华替他将王家料理了也不奇怪。

    毕竟那王致远实在可恨,这又是关乎性命的大事。

    而在这种情况下赵宝珠还能坚守本心,将事实说出来,就更让元治帝觉得可贵。

     一边儿是真凶王致远霸道跋扈,徇私枉法,另一边儿苦主赵宝珠清明正直,心胸开阔,孰高孰低一看便知。

     赵宝珠不敢受皇帝如此夸赞,垂首道:“陛下谬赞了,微臣不过是想将误会解开罢了。

    此事重大,定要将真相说明,也好让天下官吏知道,升迁任免乃国事,绝不得以满足一己之私便肆意妄为。

    ”他顿了顿,抬眸坚定道:“不怕陛下觉得臣轻狂,王致远之流,就是再来两个、三个,臣也不怕,若臣那日死了,不过是以身殉法,没什么可怕的。

    ” 此话一出,连旁边伺候的夏内监都呼吸一滞。

    生人最忌讳将什么死呀活呀的放在嘴上,这位小赵大人刚遇了刺,就敢把这话挂在嘴上,真真是少年血勇。

     然而元治帝却能看出来,赵宝珠是真心说这话的。

     “好!”他虎目之中眸光闪烁,用力拍了拍赵宝珠的肩背:“大丈夫自当有此心胸!” 遂转头朝夏内监道:“传我的话,赵卿此次受了大惊吓,赐黄金百两以作抚恤。

    ”说罢他回过头,手还握了握赵宝珠的肩膀:“朕瞧着你都没怎么长似得,个头都快被小五赶上了似得,将这些钱拿回去好好补一补。

    ” 赵宝珠一听皇帝赐了黄金,本来慌张地想要拒绝,却被后一句堵得凝噎。

    他……他有这么矮吗?五皇子是长高了些,但也不至于就比他高了吧! “好了,难为你这么早进宫一趟。

    ”元治帝转过头,道:“夏长春,你去送赵卿——” 赵宝珠立即回过神,见元治帝要打发他走了,赶忙俯首道:“陛下,臣还有一事望奏。

    ” “嗯?”闻言,元治帝话头一顿,转过脸来。

    他现在看赵宝珠很顺眼,和颜悦色地道:“还有什么事,你说吧。

    ” 赵宝珠便又在元治帝惊讶的目光下‘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臣于吏部任考功司员外郎数月,前有铨选之乱,后有遇刺一事,对当前在朝官吏之弊病深有感触,为解吏治之困,臣日夜苦思,有一计望献与陛下。

    ” “哦?”元治帝闻言,倒是来了点兴趣:“你说说看。

    ” 赵宝珠垂头敛眸,沉声道:“如今海内太平,朝野世家盘踞,居功自傲,又彼此牵连襄助,互成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铨选之事便可看出,臣将一批不合吏法的官员黜落升班,第二日便有世家权贵上门,叫臣给个说法。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