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够了。
对此,叶妙不由在周康宁跟前说起了郭信恳的好话。
瞧瞧这贴心的,快赶得上他劲哥了。
他劲哥这种好男人举世罕见,郭信恳年纪小,但已学了他劲哥的八成。
若是错过了,实在是遗憾。
从乡下寻的汉子,怎么确定会比郭信恳贴心?
周康宁听了这一番话,沉默不语。
他知道。
他知道!
可他就是不心动。
唉。
他也要忧愁了。
有了米饭,周康宁的活计就轻松了。
考虑到人家是护院,与郭家也是雇佣关系,秦劲就天天买肉。
猪肉,鸡肉,鸭肉,鱼肉,换着花样来。
可不能亏待了人家。
但东阳县属于北方,主食是面食,天天吃米饭,众人并不是适应。
于是秦劲就换了花样,让周康宁做蛋炒饭、肠粉、饭团。
偶尔再蒸些饼子,做顿面条调剂一下。
反正,要让人家郭家护院宾至如归,要让人吃饱吃好。
秦家的好饭食,让郭家四个护院暗暗诧异。
他们来之前,郭员外怕他们心里不痛快,不仅给他们涨了工钱,还特意强调秦家伙食好,秦劲不会亏了他们的肚子。
但说实话,四人并不是很信这话。
乡下人家,伙食能有多好?
秦家又不是大地主,甚至连小地主都不是。
秦劲只是个摆摊的。
就算挣了些钱,但到底是乡户人家。
乡下人都节俭!
但如今他们服气了,秦家这伙食,真真担得起一个好字。
要知道,他们在郭家,也不是顿顿、日日都有肉的。
而且,那什么肠粉、饭团,说实话,他们从前别说是吃了,连听都没听过!
可来了乡下,他们竟是吃到嘴巴里了。
味道还特别好!
哪怕没有肉,滋味也很足。
怪不得秦劲短短时间内挣出这么大一份家业,好家伙,感情他还未用尽力气!
肠粉和饭团,这俩个新吃食,甭管是哪一样,只要摆出来,肯定能挣不少银钱!
既然秦劲不吝啬,也诚意十足,那他们也不能省力气,要甩开膀子,大干快干!
这四个护院拼尽全力,秦家的麦收进度就很快。
秦家一下子多了四个壮汉相帮,这惹来不少视线。
秦劲逢人就解释,他搬出了郭信恳的原话,说郭家小公子觉得是在他家历练之后才开窍的,一口气连过两关成了童生。
郭家小公子感激他,于是就特意遣了人过来帮忙。
这理由实在是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