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3章

首页
    奔王家屯。

     民壮属于半农半役,不会长留县衙,因此大多来自于县城以及周边的村子,若离得远了,遇事不好通知。

     距离县城十里内的村子,每村出五个人,明日择优选取。

     这活计虽无俸禄,但穿上衙役服,进出县衙,那就和普通小民不一样了。

     再者,县衙收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规费,大头入了那些正经官员的腰包,留下的少数便是衙役、小吏的俸禄。

     大晋吏治清明,上头的正经官员不会将这些银钱全部收走,因为下面的胥吏没有俸禄,全靠这些银子维持生计。

     若是将这份银子全部收走,那么胥吏肯定会从百姓身上压榨油水。

     这很容易造成官逼民反。

     朝廷不许。

     偏远地方的官员可能会罔顾朝廷政令,但东乡县距离京城近,甭管是三年一换的县令还是常驻的县丞县尉主簿等官员,都给满县衙的胥吏留了份银子。

     也给满县的百姓留了活路。

     每月收取的规费没有定数,全看当月的创收,但平均下来,他这个捕头一年能有个二三百两。

     普通的小吏、衙役,也能分得二三十两。

     但这只是明面上的。

     暗地里的收入,那是不必上交的,像是有人闹事,衙役前去办案,如若事情不大,且当事人有眼色塞些银子过来,那这些钱出任务的衙役就自留了。

     事情自然也是小事化了。

     无人追究。

     此次主簿大人要添一位专门负责户籍登记、核对的书吏,秦书礼送的银子,大头入了主簿大人的腰包,小头则是被负责给他说好话的那位攒典大人给拿了。

     如今秦书礼的算盘落空,送出去的银子自然收不回去了。

     进入两位大人腰包的银子,也不会拿出来与县衙众人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