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村的夏收之时。
地里种的花生豆子都到了收成时候。
夏收如火如荼,家塾那边云小幺也不能偷懒,不管忙不忙,下午申时他都准时到孟夫子家。
哪怕是孟夫子给他放假他都不答应。
孟夫子再次认识到,小徒弟挺认死理,但是他喜欢。
经过这两个月的相处,他也知晓云小幺这人没什么心机,一门心思就是学会认字算术好挣钱,简单的很。
不怪他家夫人和宋允喜欢云小幺。
确实很让人舒服。
尽管有时候神思妙想会气到他。
陈望偶尔要出去打井,能帮到忙的地方不多,拔花生割大豆,他们忙活了将近一旬才将六亩地收割完成。
接下来是暴晒阶段。
花生和豆子都需要暴晒脱水,才能利于之后的储藏和榨油。
好在老天爷给脸,晒花生豆子的这几天骄阳似火,没让他们家这几亩地的粮食烂掉。
花生和豆子晒干后不久入柴房收管,接着又是新一轮的种植。
种了花生的地不能重复种,否则庄稼减产不说还会多病,最好是跟豆子、玉米等轮着种。
因此这次需要将两者调换。
种完这六亩地,又到了收割绿豆和红豆的时候,豆荚子饱满发黑,是成熟了的征兆。
这一亩地的庄稼一收,云小幺就打算改种土豆。
每年夏季这时候都是最忙的,因为双抢,所以等云小幺把这七亩地收完又种完,已经是七月了。
光阴如梭,宋家村从绿变黄再变绿,而云小幺也变化明显,他瘦了不少。
明明很忙,他仍旧雷打不动去孟夫子那。
这一个多月来,云小幺已经把三字经背熟了,甚至孟夫子出题考他都能对答如流。
他的九章算术也学的很快,孟夫子发现他呆归呆,但脑子转的很快。
甚至比起当年的宋允几人都不遑多让。
这点怪让孟夫子自豪的,他看着瘦了一圈的小徒弟,深深点头:“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这点你做得很好,从今日起开始学千字文。
”
云小幺知道念书这事不是一成而就,也不能一口就吃成胖子,正所谓寒窗苦读十年才博得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才入门三四个月,是连人家一个指甲盖都比不上:“谨听夫子教诲。
”
孟夫子嗯了声,他打量着眼前的云小幺。
虽然每日都见,可云小幺的变化真的很明显,若是没读书前的他,眉宇间总含着一股蒙昧的混沌,可这段时日以来,经过开蒙,又配合劳作,他整个人如山间青松,挺拔而直立,判若两人。
精气神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