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子底下动手脚很是不喜,「爱卿莫急,此事朕定会给边陲将士一个公道。
」
「陛下,别忘了我!」姚盛抱拳行礼,面上怒火喷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何况这是陛下交代给我的任务,我怎敢藉机胡来,偷运军粮贩售?」
说着,他竟委屈起来,装模作样地说:「陛下也知道,我阿兄现在跟我住一块,要是让他误会,我就完蛋了。
」
长封人谁不知道,姚家小公子脾性顽皮,被家中长辈从小管教到大。
尤其姚瓚为人古板,要姚盛走上歪路,恐怕他会头一个抄起武器,狠狠收拾弟弟一顿。
姚盛伴读东宫期间,也闹过不少事,好几次连景明帝都被他缠上求情,不得不亲自下场,将他从姚方源的拳头下捞出来。
景明帝年纪大了,真受不了姚盛软硬兼施,百屈不馁的求救方式,忙连连摆手,「行了,你浑小子回家等着,朕保证,肯定不让你兄长找你麻烦。
」
姚盛登时笑顏如花,喜孜孜地说:「陛下一言不只九鼎,是千鼎万鼎,有了陛下保证,我终于能安心回家。
」
说完,他不忘咬牙切齿瞪了江簫笙一眼,彷彿对他在庆典中找麻烦的事记了仇,百般嫌弃。
景明帝见状,又念了姚盛几句,让他千万别胡来,江簫笙还在养病,禁不起折腾,才唤了梁百进来。
指着姚盛,他老人家笑骂道:「可给朕看好了,务必把这小子带出去,别再让他回来烦朕。
」
像是为了安姚盛的心,景明帝又念了几个人名,交代梁百下朝后将人留下。
江簫笙一脸敦厚老实,心头已经对那几个名字翻来覆去的琢磨。
那几日,他待在将军府,名义上是养病,实则把长封势力摸了个底,总算弄明白谁能惹,谁不该碰。
方才景明帝找来的那几个人,皆是探案高手,且分属三、四皇子派系的人数差不多。
恐怕景明帝这回真是动怒,才会将两方势力的斗争搬上檯面,让他们不得不相互批斗卸责。
在这关键当头,为了一件他们本不放在眼里的小事耗费心神,损兵折将。
江簫笙与姚盛两人是掐着宫门刚开,景明帝上朝前的空档来的。
经过一番折腾,殿外已有了微曦晨光,濛濛天色三尺开外就让人瞧不清。
梁百熟门熟路,亲自把着灯,将两人送出大殿范围。
刚拐弯,他瞧见聚集在殿前广场,准备上朝的大臣们,就听姚盛说:「梁公公,我瞧这天色要亮了,陛下离不开人,你快些回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