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三人商谈的结果,过了一晚,江簫笙也品出了点蹊蹺,还不得不入局。
皇帝的封赏于他们进宫隔日抵达,为表重视,由行人司司正亲自送往将军府,队伍气派热闹,沿途动静不小,彷彿要闹得整个长封都注意到,才肯罢休。
江簫笙一早就让人备好香案,沐浴更衣,在门口迎接宫中贵客。
司正腮帮福相饱满,眉眼和蔼,将卷轴交给江簫笙,温声说道,「恭喜大人。
」
江簫笙郑重接过,遣人妥贴收好,又递了个荷包过去,周道地将来传旨的几位大人打点得眉开眼笑。
他懂做人,司正自然投桃报李,多提点了一句:「陛下这年纪,最是看重家庭和睦,尤其祖孙友好之人,他老人家分外欣赏。
」
又是祖孙。
他先前犹入迷雾的思路,总算有了头绪。
江簫笙连结姚盛所言,姚瓚同样被召回长封之事,得出与太子三人相差无几的答案。
心中有了讲究,他便趁着司正指挥人将赏赐搬进来,没工夫注意他们,与明暘简述一二。
明扬闻言,顿感阴霾重重,「那我们该不该找个理由回泽水城?」
江簫笙细緻抚摸身上的官服,一针一线精美非凡,非常人能触及。
既然他当年决心穿上,自会好好穿到最后,「不把该做的事做完,就算我们回了泽水城,也没我们的位置。
」
眼下,派到泽水驻守的小将虽是暂代,谁也说不准,他们要激怒了圣上,小将会不会直接转正。
这一步步,他们能想到,景明帝自然不会给他们留后路。
江簫笙站在阳光之下,久违的暖意熨烫肌肤,却暖不进骨子,他犹然浑身一片冰凉,「如今这步田地,我等能做的,唯有顺从。
」
江簫笙虽是武将,却不近张家;出身学士近亲,却不与文官和睦相处。
种种作为,导致他一路走来稳扎稳打,无人下绊子,同样无人搭桥铺路,仅凭帝心,在边关磨成一柄锋芒渐显的宝剑。
他是天子之剑,那怕随着帝王指示,稍加靠拢文官,三皇子也不至于过份迁怒于他。
天子之剑,有了别于帝王的喜好,生了人性,懂得趋吉避凶,才是真正谁也包容不得的存在。
江簫笙垂眸,视线悬在明黄圣旨之上,那样轻巧的东西,里头寥寥几语,便能撼动千万人的命运,不容质疑。
所谓权贵,当年如此,多年过去,他重返长封,仍然如此。
江簫笙面上不动声色,待司正走来,才饱受感悟似的,诚恳说道:「既是如此,稍等我就让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