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3章

首页
    这些红薯现在堆放一段时间后就要拿出去面向市场,让大家都知道它的食用方法和美味程度,另外还要看天气制作红薯粉。

     这红薯堆放最多只能放半年左右,但做成红薯粉就不一样了,可以长期保存。

     姚通判看着,已经在心里定下明年他的庄子要种多少红薯了。

     越想心里越美,他倒不是为了口腹之欲,这是红薯吗? 不,这是政绩啊! 上头吃肉,下面的也能喝汤,大家皆大欢喜。

     所以要是有人不识趣,不用同知大人亲自出手,就有其他人按讷不住出手阻拦。

     霖海府最先种下红薯,也最先收红薯,得知这边可以收了,楼县令就请了人来询问,他们县里的红薯是不是也能收了? 王有益就被林烨派了出去。

     这时候六个县的县令都知道霖海府红薯的丰收盛况了,心里十分懊悔。

     同知大人都在前面给他们打样了,他们居然还怀疑,只种了这么多一点,太可惜了! 这些县令里只有楼县令紧跟林烨步伐,尽自己最大可能开荒种上了红薯,他们县穷啊,这红薯一听就是好东西,自然要多种点。

     收红薯的时候百姓们看到这收成,他们可比霖海府的百姓反应大多了,不单单是下跪,还有人“砰砰砰”磕头,差点把自己磕成脑震荡,一直大呼“青天大老爷”,状若疯癫。

     霖海府是上县,地肥,百姓们只要有地,勤劳些,又没有天灾人祸的话,可比土地贫瘠的下县哄肚皮容易多了。

     楼县令看到他们这样,心酸的直叹气,嘴中喃喃自语:“都会好的,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因为土地贫瘠,肥料也不太够,这边的产量最低的只有三百来斤,最高的有一千零一十三斤。

     产量最低的那一亩地只施了简单的灰肥,但这产量也比水稻麦子多了,挖出来后红薯只能放半年? 这算缺点吗? 在饥饿的时候半年已经是相当漫长的时间。

     楼县令看着这产量对比,吸了一口气,“还是要继续推广养殖。

    ” 不管是养猪还是养鸡,都好,养大了可以吃肉,地里的庄稼也需要它们的粪便。

     当然了,大规模养殖不得不警惕牲畜们生病,有句话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只需要一场瘟病,所有家禽都有可能死亡,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王有益看着这里的情况,对同知大人的钦佩更深了一层,有了这些红薯,今年邬海县应该能过个热闹年,等到来年红薯大范围推广,就算遭灾,小麦大米都没了收成,只要红薯还能保住,人就饿不死。

     红薯入仓,倒也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