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别人评价,贾珠就知道,自己写的不如表弟。
自己的那篇文章辞藻华丽,却言无其物,宛若空中楼阁。
表弟的不一样。
他的文章有实实在在的东西,辞藻没有他华丽,却更得人心,他好奇问过他,“为什么不去参加考试?”
以表弟的年纪,考中秀才少不得一个神童的称号。
表弟回他的原话是:“我想要一个好名次,不着急。
”
就算他小小年纪考上了又如何?
他还这么小,就算他现在立刻考中了进士,以他的年纪难道会对他委以重任吗?
所以他还不如沉淀下来,争取好名次。
这话听的贾珠频频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只是心里也感慨,从这话里也能听得出表弟对秀才功名的自信,也只有这样,才会想要更高的名次吧。
他的名次就不靠前,但贾珠已经满意了,因为他是在文风鼎盛的金陵参加的考试,这里才子太多了。
只是他也不解,为什么表弟没有扬名?
外面居然没有流传表弟的聪慧和文章,明明他天赋异凛,传出去,肯定会引起大家称赞。
名气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太远的不说,眼下他们要科举,就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影响到他们的排名。
举个例子,他们考试是蒙名的,考官不知道手下的卷子是谁的,也不能从誊抄过的卷子上通过字迹认出来考生是谁,但一个人的文风是可以看出来的,若是一个考生名气大,他的文章、诗词到处传唱,考官也有极大的可能读过,再通过他的文风认出是谁。
如果心里拿捏不定这份卷子是上还是下,知道他是谁、知道他的才名后,很可能会有名气加成。
录取这样的才子,也不会被人误会,甚至可能会成就一段佳话。
但林家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