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首页
    典故?” 他目光追着那双雉鸟而去,嗓音低戚,和着琴声,无比萧瑟:“相传,春秋时,牧犊子行年垂老而无妻,因出薪于郊,见雄雉挟雌而飞,有感于己,因作此曲,名为《雉朝飞》。

    ” 长公主轻声叹息:“十六年了,阿浔,你一直未娶,难道还是放不下?” 十六年,将近六千个日夜,从前那个有喜怒哀乐、心事烦恼的少年,逐渐成了无喜无悲、冷血无情的帝王。

     他在最好的年华得到她。

     他在最好的年华失去她。

     最后,他用他最好的年华,等着永远不会再回来的她。

     他成了这曲子的典故中,那个他曾高高在上地看不起的人。

     他以为,那样的人,谁都可能是,绝不会是他——然而,今日在此孑然一身的是他,不是旁人。

     双雉鸟已飞得不知所踪,眼前是浩荡大雪,无休无止,和十六年前初冬的大雪来得一样突然,一样厚重。

     琴声渐息,复又只余簌簌风雪声。

    他沿山阶徐徐而下,忽然望见了隔水那岸的假山石上,有一道极为瞩目显眼的红衣身影。

     那身影…… 那身影!!! 即墨浔顷刻间怔住——那是谁!!! 理智告诉他一个不可能的答案,叫他的脚步钉在原地,然而,这已不是理智所能控制。

    即便隔着重重花树,隔着一池静水,隔着纷飞大雪,呼啸寒风;即使隔着十六年茫茫日月;他还是一眼认出她来。

     耳畔风声渺远,他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九曲的石桥上,离那个身着大红斗篷的红衣小姑娘愈来愈近。

    她攀在假山石的高处,不知眺望什么。

     稚陵先前冷得四处踱步,不见太子殿下来——别说太子殿下,连个鬼影子也没有。

    她觉得,魏浓是演的,她这会儿再呆下去,恐怕要真的冻死。

     左右一看,四顾无人,于是攀着假山石眺望,试图寻找太子殿下一行的踪影。

     哪知没有看到太子殿下。

     她轻轻颦眉,满脸发愁,回头去看魏浓,魏浓向她招手询问,稚陵也向她摇头。

     等再回头来,便瞧见了雪色中一道玄衣身影并一道宝蓝身影向此处来。

     她欣喜万分,心道,总算等到他来了,再次回头跟魏浓示意。

     殊不知她此时所有动作神情,全数落在旁人眼里。

     此处,离她有百十来步,即墨浔蓦然间心口剧痛,痛得要撑住石桥的栏杆,这道十六年未曾愈合的伤口,这个时候,痛如锥心。

     饶是如此,他的目光依然寸步不离地凝望着那个小姑娘。

    哀痛且彷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