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如狼似虎的虎贲军就将长社县主要官员全部捕获老练的廷尉冯劫稍一侦讯就让一众贪官污吏们竹筒倒豆子般抖了个干净得到了大量的贪污罪证。
(八度吧)报知始皇后始皇震怒下令尽数斩家财充公家属全部贬往边疆守边。
从即日起始皇虽然行程不变但至此再不接见地方官员和乡里长老!摸不清其中虚安的各级官员自然是一阵惶恐但后来一见并没有什么惊雷落下来便也慢慢释然了!
始皇一行抵达邹城召集当地儒生上峰山立石刻下颂赞秦德的石碑然后下山讨论封禅及望祭河川的仪式。
这时候始皇带来的六位博士和当地十多位儒生又起了争议。
身穿宽大儒服头带高耸儒冠的鲁儒生共有十二人与会带头的儒生邬成五十来岁头早白脸色红润称得上是鹤童颜说话时中气十足声如洪钟言词犀利处处逼人。
他斩钉截铁地说:“按照古制天子行封禅之礼必须步行上山顶所以经过这么多年尽管有这么多天子来行封禅之礼泰山仍然没有车道。
”
这次始皇带来的六位博士乃是以旧周派姬周领头他虽然已七斗多岁仍旧是长身玉立风度翩翩。
远看上去如五十多岁的人只是满脸皱纹甚深白更为稀巯挽髻都嫌勉强。
他慢条斯理地争辫说:“老朽翻遍《周礼》、《仪礼》和其它古籍也没见着这项规定。
再说从泰山脚下至山顶共一百四十八里零三百步要是走路像我们这里的人有几个能走上山顶?”
其实这两派人所争地并不完全是仪式问题里面还含带着谁来主持这项仪式的问题。
邹成的这班当地儒生年龄都不趋过五十岁。
自从秦灭六国后法家抬头儒家式微专门为别人主持生丧婚嫁、祭祀天地祖先大典的儒生收入大为减少社会地位也一落千丈。
不得不靠农耕渔樵作为副业维持温饱因此个个锻炼得身强力壮上泰山如同履平地。
反观这些随始皇来的博士年纪最轻的也过六十几年来在咸阳养尊处优除了白穷经为皇帝解答一些典故仪式上的问题外儒家六艺诗、书、礼、乐、射、御中的御车、射箭运动。
早就碰也没碰过了!当然一个个年老体衰如何能步行上一百四十八里零三百步的泰山顶?
他们上不去当然会由鲁儒生司仪。
同时泰山为天下圣山尤其在齐鲁人眼中更是天下群山之主所以鲁国孔子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语。
始皇要是带领群臣驱车轻易而上泰山如何显得尊贵和伟大?只有经过千年万苦才能接近地东西才显得出它的神圣和神秘也才会受到人们的尊崇。
因此他们一定要坚持秦始皇一步步地走上山顶。
齐鲁虽已亡国受秦统治但这唯一留下的圣地必须要他尊敬膜拜。
当然对这种争议扶苏只看做是两群腐儒在狗咬狗睁着眼睛睡觉只当没听见!
于是这两群儒士开始引经据典的开始辨论。
那‘之于者也’、令人酸掉牙齿的韶语听得扶苏晕晕欲睡上下眼皮直打架!
初时。
姑皇还有心情听这两群闲人在辩论后来吵得烦了一拍手道:“都别吵了!朕意已决!联是天之子是上帝地儿子不是奴隶!儿子拜见父亲自当乘车自抵殿堂然后拜见!来人传朕之诏命:命地方官召集民夫二十日内将道路拓宽、拓平联要乘车去!”这是始皇一贯的脾气:做事喜欢大手笔!
此言一出众博士们顿时面有得色而邹成等儒生还要做最后挣扎:“陛下这样做是对天帝的不敬万万不可啊!”
扶苏这时咳嗽了一声道:“行了行了!你们还不累啊!父王儿臣对登泰山之事另有看法!”始皇也听烦了儒生们的吵闹点头道:“王儿有何看法?说来听听!”
扶苏笑道:“儿臣听说泰山之美在于壮丽既有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也有挺拔的苍琼、能言的巨石、有声地清泉更奇特的便是泰山清晨云烟岚光的变化那简直是可比神光般的壮丽多彩。
(八度吧)儿臣以前曾经登过泰山对此深有体会但这些风光奇景坐车是看不到多少的所以儿臣建议父王还是不要坐车的好否则错过了如此美景岂不空来泰山一场!”
始皇闻言有些犹豫想了半晌后还是改了主意笑道:“不错朕险些错过了泰山美景那这样吧路不用再修了!明日起朕和诸位爱卿一起步行登山登不上的就算了留在此地歇息吧!邹成担任司仪!”
“喏!”
眨眼变换的形势让鲁地儒生们不禁喜形于色而一众士们则有些垂头丧气!
次日清晨始皇带了扶苏、冯劫及十余位身高力强的鲁地儒生、六百郎中、六千名虎贲军上山在山道中途将六千虎贲军陆续留下担任警戒只由六百郎中相护上山!
众人在登山途中放眼望去:晚春的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红地桃花、白的杏花、金黄的迎春柳和连翘花缀满枝头。
山溪两岸的刺槐自下而上次第开放花白如絮花香袭人。
山顶大片的湖北海棠绽开蓓蕾。
整座泰山像是成了花地海洋!
始皇见状大恍道:“幸亏王儿提醒否则如此美景朕岂不是要错过!”扶苏笑道:“父王现在看到的还只是泰山之一景继续向前美景多的还会让父王赞叹不已的!”始皇兴奋又加之正处壮年不禁健步如飞大步向山顶登去!赵高一跑小跑着跟在始皇身后!
扶苏心中暗笑和始皇保持了一段距离不想过度打扰。
这时跟在后面地十几名儒生却凑了上来。
领邹成向扶苏施了一礼低声道:“昨日多谢君上相助保全我泰山威仪我等十分感激!”
扶苏闻言悠熬道:“本君想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