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首页
     她早就观察到,江南多富庶,富贵人家好攀比。

    就连妇人也不能避免。

     每次聚会,若是有哪位小姐、夫人穿了华丽的衣裳,总会引起其他人的羡慕。

    大家总想在布料上,或者是绣样上艳压一头。

     她有把握,如果绣娘能绣出她给的绣样,制成的衣服,一定能得到那群有钱夫人小姐的欢心,到那时,贺家绸缎庄再开一间门面也不成问题。

     想到此处,贺兰君吩咐:“莺儿,绣娘还要继续找,价钱不是问题。

    ” “是,小姐。

    ”莺儿边答应边提起了桌子上的花灯,准备放在博古架上。

     “小姐,你说这绣娘要是也能绣的像这画上的一样,该多好呀。

    ” 闻言,贺兰君的眼神落在灯画上,微微出了出神,什么也没说。

     正月的天气还是十分的寒冷,幸好屋里还有一个烧炭的火盆提供些温暖。

     韩昭熟练地将灯笼纸绷直糊在已经编好的灯笼骨架上,在浆糊全部干了之后,提笔在上面画上些喜庆的节日图案。

     她昨天熬了大半夜把灯笼做好了,赶在晌午前把灯笼送到了贺府。

     今天她不用在街上摆摊。

     昨天的灯笼卖得太好,节前做好的灯笼估计不够卖,她还要再多做一点。

     灯笼骨架是节前就已经做好的,还有剩的。

    他只需要糊上灯笼纸,在画上画,画的也多是年年有余、双龙戏珠、大胖娃娃这些喜庆的画面。

     过节嘛,大家不就图个喜庆。

     画这些对他来说是手到擒来。

    韩昭哈了口气,搓了搓手,又扒拉下火盆里的炭,让它燃烧的更充分,企图让手回回暖。

     不少在他摊上买花灯的客人都说,他在灯上画的鱼啊,花呀,就像活了一样。

     其实他画的最好的是人物画,只是很少有机会画。

     昨日借着给贺小姐做灯的机会,他才能尽兴的画一回自己乐意画的东西。

     灯摊前观灯的女子忽然让他想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

     美人观灯就该在元宵节的灯上画出来。

    况且他还有私心,希望到时能有用处。

     另外几面他还画了梅、兰、竹,那是刚开始学画时,爹教他画的。

     现在他的画功比小的时候见长,只是爹再也看不到了。

     晌午过后有人来敲门,韩建德开的门。

     是隔壁邻居钱小舟。

    今日摆摊卖灯的任务就交给他和韩建德了。

     钱小舟的爹是个木匠,可惜前几年出了事儿走了。

    留下孤儿寡母,也没个手艺傍身。

     韩昭看他娘俩儿可怜,接济过一段时间,逢年过节的时候会让他来帮忙卖灯笼,平日里跟着做做简单的手工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