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首页
    办得不到位,也只是心平气和地稍微提点几句,并不会因此责罚别人。

     然而岁安自己心中过意不去,关键是管事的也会暗中观察他们这些新来的小宦官,如果镐池君指点了两三次,同一件事还做不好,就会被安排到别的地方去。

    所以岁安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去找伯高,向他请教如何照顾镐池君的起居。

     一开始,伯高明显不太欢迎岁安,听他说明来意,微微挑眉,直接一把将门甩上,一想到这是取代他留在镐池君身边的小宦官,心中就异常排斥对方,恨不得一脚踢死。

    镐池君怎么又胡乱救人,还捡回镐池乡?伯高是第一个,岁安却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从深渊中被解救出来,得以重见光明的人是什么心态,伯高太懂了,他当初是怎样费尽心机的要留下,这个岁安,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门板险些撞到岁安的鼻子。

    岁安不肯走,就隔着门诚恳地祈求,说起镐池君救过他,他想要报恩。

     “嘭!” 伯高狠狠地踹了一下门,语气不善:“闭嘴,你想报恩,跟我有什么关系?” 岁安沉默了许久,结结巴巴地说:“你不在,镐池君很、很不习惯。

    他已经换了两个贴身的宦官,我是第三个。

    可是我太蠢笨了。

    镐池君的文书写了一半,今天要继续写,让我研墨,我研的墨浓淡不匀,还有渣子。

    镐池君没说什么,但是他亲手研墨,又将文书重写一遍,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我……” 雕花的乌木门突然打开,伯高的脸上仿佛结了一层寒霜,冷冷地道:“进来,我教你研墨。

    ” 岁安在伯高这里学了不少东西,比如公文写作的格式、往来文书的分类整理……甚至包括镐池君习惯的茶水和洗脚水的温度,吃葡萄要剥皮之类的细节,伯高也都一一指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