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章

首页
    君没什么分别,选择从此疏远,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呢? 他想了想,问:“假如所有人都认为寡人暴虐,做了错事,叔父会怎么选?还会站在寡人这边吗?”是不是当了孤家寡人,就注定要体会独自立于权利巅峰的孤独、寒冷和寂寥? 赵琨心念一转,想到了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第一次大开杀戒——在赵姬选情夫不选儿子、配合嫪毐发动兵变之后,她被软禁在雍城的萯阳宫,有二十七个大臣劝谏,为赵姬说情,要求秦王政与赵姬和解,秦王政将他们都杀了。

    直到第二十八个——齐国人茅焦前来游说。

     秦王政非常诧异,已经陆陆续续砍了二十七个,怎么还有人敢来劝谏他? 茅焦不卑不亢地说:“那二十七位仁兄,加上我,刚好凑成二十八星宿。

    ” 秦王政终于意识一个问题,像茅焦这样的书生,心中有信念支撑,贪生但并不是很怕死,他们认为正确、正义、必须要做的事情,就会前仆后继地去达成目标。

     好在茅焦并没有像之前被砍的那二十七位老兄一样,一上来就斥责秦王政,左一句“暴君”,右一句“不孝”。

    他是以天下、以国家利益为突破口,劝谏说:“秦国正处于以经略天下为大业的关键时期,大王却有了流放母太后的恶名,影响非常恶略,恐怕六国诸侯听说这件事,会因此背弃秦国。

    ” 这番话一下子就戳中了秦王政的心思——横扫六国,经略天下。

    最终秦王政妥协,将赵姬接回咸阳的甘泉宫。

     赵琨像猫洗脸一般将眼泪都抹干,用力拍了大侄子一下,不假思索道,“那我当然是帮亲不帮理啊。

    他们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换成他们自己,遭遇了同样的事情,未必能比我们宽容大度。

    俗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他们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