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总是有人,手头总是有不能耽误的事。
甚至都没有机会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这些天,赵琨照旧组织了今年的新品种推广活动,鼓励百姓种植杂交小麦、棉花、葡萄、石榴、山药、当归、黄芪等能获得较高收益的作物,并且跟他们签订契约,只要按照官方推荐的方法,精耕细作,成熟以后,会有专人负责平价收购。
前年去年,镐池乡已经有一部分农民种植棉花赚到钱,盖了新房,还买了耕牛,所以今年人人都抢着要种棉花。
然而赵琨却开始限制棉花的种植规模,要求每家必须保留超过二十亩的粮田,并且大力推广其他农物种。
对于这种要求,百姓虽然不理解镐池君保证国家粮食储备的用意,但也老老实实地照办,因为秦国人均一百亩地。
每个四口之家,至少都有六十亩地。
现如今粮食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赋税依然维持着原样,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在逐渐变好。
从吃饱就是此生最大的追求,到兜里有了闲钱,可以买布裁新衣裳过年。
家中也有了余粮,可以养鸡、养猪。
隗先生还夸赵琨变得沉稳了,他是变了,看似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稳重可靠。
却没有人知道,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心中是怎样的风一程,雪一程,冰一重,火一重。
生命为什么如此脆弱?
赵琨有一位叔爷,就是在当地人均月工资几十元的时候,一下子涨了五百元的工资,十分高兴,晚上跟同事喝了三瓶二锅头,一觉睡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新工资还没拿到手,人先没了。
赵琨当时还没有出生,记事以后,偶然听长辈议论这件事,唏嘘得很。
因为这件事,赵琨的爷爷退休以后,总说人世无常,想吃什么就吃,想去哪里看风景就去,不要亏待自己,别到吃不动、玩不了的时候,徒留遗憾。
赵琨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响,是个比较会享受、也舍得花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