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

首页
    李斯见过不少。

    但这东西,他没在除了赵琨以外的任何人身上见过。

     赵琨发现李斯瞅着他腰间的火镰荷包,忽然福至心灵——战国末年已经出现了简易的火镰,然而这种酷似装饰品的火镰荷包是&ltahref=/tags_nan/songchao.htmltarget=_blank&gt宋朝以后才面世的。

    这年头,人们一般习惯使用燧石、或者阳燧(凹面铜镜)点火。

    阳燧是源自西周的生火黑科技——“太阳能打火机”,除了点火有些慢,特别依赖光源以外,没别的缺点。

    但这些东西,都不如火镰荷包中成套的取火小工具方便好用。

     赵琨将火镰荷包摘下来,献宝似的递到李斯的眼前,“这个送给李先生,小袋子里面装着铜火镰、火绒和火石,打火可快了。

    世间独一份的,别人的火镰可没有这么漂亮,这么方便。

    ” 小袋子? 如果李斯没看错,是一只极其精巧的鳄鱼皮小囊(口袋),用珍珠和玉珠穿线,绣着立体的双鱼吉祥纹图案。

     李斯果断拒绝:“这太贵重,我不能收。

    ” 赵琨煞有介事道:“先生太拘泥了。

    这天下的物件,是谁赋予了它们价值?珍珠在水中,美玉在山中的时候,一文不值。

    哪怕是昆山之玉,最初也只不过是一块石头。

    被胡人发现,千里迢迢地运到咸阳西市,成为商品,几百、几千或者几万钱就可以买到。

    被能工巧匠买去,精雕细琢一番,让达官贵人来竞价,能值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钱。

    如果被王室收藏,便是无价的稀世珍宝。

    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不同的,只不过是环境和际遇。

    先生初来秦国,是默默无闻,还是封侯拜相?也要看先生在哪里,会遇见谁呀。

    这个火镰请先生收着,且看三十年后,你我的际遇如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