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章

首页
    对坐的章文昭欣赏够了宁远短短几息间就已缕清思路的神情转变,很是满意。

     “。

    ”宁远冲他淡淡笑一笑,提笔写出疑问。

     万事开头难,百姓识字的少,章文昭要如何保证“报”,能够在民间流传。

     “虽说是在民间做”报”,但既为我所用,其实也并非是完全给百姓看的。

    对我们而言,百姓前来登报,比百姓看报要重要得多。

    我已想好,先从别处试一试,例如蓝乡,先找人去那里买间铺子,然后向当地百姓说明:可将自己想说的登报,不仅不收钱,登一条还会给钱。

    ”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只要有钱拿,百姓绝对会一窝蜂涌上前,将此地发生过的事统统吐露个底朝天。

    让他们说的也不是什么有违律法之事,鸡毛蒜皮乡间野话邻里间的扯皮纠葛没什么不能说的,这可比刑讯逼供好使多了。

     初期是会给登报内容的选择造成麻烦,但做买卖也同样没有一蹴而就的。

    就像李卓之前说的那样,要先有银钱投进去,要先打好根基,甚至做好一开始赔本的准备,才能慢慢立稳脚跟,再谈往后的发展。

     只是……要同百姓买消息,又不能叫人发现所买消息是特定的,那就只能来者不拒,说不定有人会将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旧事也拿来说。

    一旦拒绝,百姓热情又会消解不少,统统买下,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宁远扶额,想起章文昭说做买卖只是个幌子,随便做些小买卖掩人耳目。

    可若真如此,如何能支撑做报这么大的开销?章文昭的“嫁妆”,也未必够吧。

     “钱财之事殿下不必忧心,我有合适的信得过的人选,只要说服他与我们合作,此事不难。

    我们需要防备的,是有人发现”报”有可行之处,如你一般聪慧立即联想到背后的作用,来与我们抢生意,进而抢消息。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