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门大户争抢。
如果是这里面的消息,多半是真的。
魏师傅又道:“我家已经囤了几仓库的白糖红糖以及蜂蜜,这还不够,还需要再买啊。
”
“这价格什么是个头?”苏茵茵忽然问道。
众人看向这个小丫头,也升起疑惑。
“谁知道呢,或许等哪里多种甘蔗等物,糖的产量才会提起来。
”魏师傅答道,“总之这一两年里,肯定会涨许多倍,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大家都要有个准备。
”
总之一句话,早囤早便宜。
等到下半年,甚至到年底,肯定是另一个价。
排名第二,第三的点心店两个老板面面相觑,似乎挣扎片刻,也道:“我们两家也是,合起来买了一船的糖,你们稍微打听下就知道。
”
不多时,又有两家跳出来,说的话也差不多,他们都囤货了。
苏茵茵身边的王家夫妇叹口气:“他们都囤了糖,咱们肯定也要多买些,不然生意还怎么做。
”
只有另一个人开口道:“如果我们都在囤糖,那糖商肯定借机涨价,那我们岂不是推波助澜了。
”
苏茵茵对看对方几眼,对方问的问题极好。
如果京城点心铺都要囤糖,糖价必然会涨。
魏师傅摆摆手:“我们这几家,虽说在京城算翘楚,却也影响不了大局。
”
可会有连带反应。
其他点心铺,乃至酒楼饭馆,看到他们的行为,难道不会怀疑。
只要买糖的人多了,挤兑必然发生,糖价会节节攀升。
苏茵茵看向这位魏师傅,又看了看窃窃私语的众人。
这里面肯定有托。
哄着大家大批囤货,赶在价格极高的时候卖出大宗糖类。
如果糖的价格一直在高位,那确实是提醒大家紧急备用。
但明年这个时候,糖价因为甜菜的出现,肯定会下跌。
到时候囤货的老板们,就成了冤大头。
如果想要止损,这些糖商跳出来用低价收购,他们也只能忍着。
这样的话,低价买,高价卖,最后再低价买,或者干脆不管了。
那里面的利润,必然堪称恐怖。
汴京一日糖类消耗,定然是天文数字。
除了行会们的老板们,必然也会殃及普通百姓。
苏茵茵要是不知道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