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殿下想想,若她知道你帮她的哥哥去了比较好的书院,她会讨厌你吗。
”
“不会。
”李锐渊下意识道。
茵茵宝宝从不会讨厌谁,也只会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
“是啊,殿下是好心,而且对小丫头的哥哥是好事。
”太傅转而又道,“只是没有考虑到费用问题。
”
“殿下乃未来国君,对庶务并不了解,倒是微臣的过失。
”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微臣以后必会在这方面多多布置课程。
”
老太傅看似在说自己有过错,他要改正。
实际上指正的是李锐渊的失误。
换做不聪明的,说不定真的大手一挥,觉得是太傅没教。
李锐渊此刻却拱手行礼,请太傅赐教。
他需要学的还有很多,非常多。
太傅轻轻点头,这辈子能教一个殿下这样的学生,也值得了。
“身居高位,一动一静,皆牵动人心,凡事慎思慎虑慎行,方能治天下。
”
李锐渊垂眼,八岁的年纪,已经有了不同于其他孩童的神采。
童试终于结束,苏显换上青衿,全家先回了趟老家拜祭先祖,见过了启蒙夫子,再一一拜会其他夫子。
甚至向李云敬,章公子,黄秀才道谢,也托原锐向他夫子表达感激。
按照苏显原本的水平,确实考不上的。
但这一年里,一位进士夫子,两位举人,一位秀才,再加上不知名的大佬。
以及他身上的压力,水平突飞猛进,这才超常发挥。
所以苏显对此非常感激,对每一个人都充满谢意。
进到二月下旬,苏娘子在做科举食盒之余,还要帮黄秀才跟兰双做喜饼。
原本应该生意冷清的二月份,变得格外忙碌。
苏显跟苏茵茵一个人跟着黄秀才,另一个人跟着兰双姐,一直到他们两个婚礼结束,收到不少喜糖。
又一对成亲啦!
苏茵茵也为他们高兴。
这期间又去喝了刘姐姐孩子的百天酒。
席面吃的她都累了。
苏家日子渐渐恢复平静,山家书院要等到会试结束才去上学,苏显少见闲下来,跟着在店里帮忙,苏娘子也不拦着了。
苏娘子忙着做科举食盒,苏副使身上的担子同样更重。
去年升了七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