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两个店。
”
“家婆当年会做三十七样点心,可惜教我的时候,有九样食材不好买,只留下了方子。
”
苏奶奶说话断断续续,但关于苏家点心的事,还是记得清清楚楚。
这既是给儿媳讲,也是给孙女讲。
苏茵茵听的津津有味,听到各类点心名字的时候,下意识擦擦嘴角,听着就好好吃。
她之前还想着调研呢,这不是现成的数据。
能被经久流传下来的方子,定然不错。
说了片刻,苏奶奶半躺着歇息会,才道:“扶着我去灶台吧。
”
苏娘子忙道:“你身子骨不好,不能挪动,您口述,我去做吧。
”
苏奶奶想要起身,却实在起不来,叹口气:“好吧。
”
传手艺本就是细致活,这样口述,难免会有误差。
可如今的情形,也只能这般了。
若想把剩下的二十五多种手艺全都学会,那是绝无可能,便是学了,也只是囫囵吞枣。
故而苏娘子这次回来,还是只学三种,等三种学的合格了,再回京城。
苏茵茵在肃河村安心住下,每日随着鸡鸣起来。
上午在奶奶身边写写字,陪奶奶说话,下午吃娘亲做的点心,晚上睡在娘亲身边,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直到门口几个小孩路过好几次,让苏茵茵忍不住放下笔,抬头看向门外。
门口几个小孩四五岁的模样,瞄见院子里好看的小妹妹看向他们,立刻四散跑开。
苏茵茵眨眨眼。
他们在干什么呀。
苏茵茵收好哥哥送的毛笔,小跑着往外看,那几个小孩没走远,震惊道:“真好看啊。
”
“皮肤好白啊。
”
“眼睛好大,跟牛一样。
”
苏茵茵哭笑不得,歪头道:“谢谢?”
几个小孩左看右看,这才凑过来:“你是苏奶奶的孙女吗。
”
苏茵茵点头,他们小声自我介绍,一个小姑娘是姨奶家的孙女,算是苏茵茵的远方表妹,剩下都是村里的小孩。
他们都以为村里来了新来的娃娃,肯定会出来跟他们玩,没想到左等右等,这个好看的小娃娃根本不出来!
大家这才找上门的。
苏茵茵傻眼,原来是这样。
她毕竟不是真正的小孩,在家写字吃点心挺好的。
不过小朋友们找上门,她也不会拒绝,苏茵茵先跟娘亲说了声,又带了几个小点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