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过活,也没见谁家能养菌子啊!”磨面的人语重心长,想到之前传言,不敢相信道:“你媳妇上次搞回来的木桩子养出菌子了,现在要带大家伙发财?”
听这话,柏恭心思一动,微微掀眼皮看去。
柏苍垂眸一心磨毛刺,脸上没什么神色,他没看出个名堂。
“也不算是养成了,家里那些木桩现在也就剩五六根还在长菌子,叔也知道她家祖上当过官,娘家叔伯兄弟都是读书人,看得多听得也多……”
“别卖关子了,有事说事!”柏恭皱眉。
“是哩,咱们岭上人都知道你媳妇是读书人家的闺女哩……”
柏苍干笑,抬头看一眼对面的人,微微转头道:“不是我自夸,是人脑子真灵光。
”
“咱们往常进山捡菌子都是凭运气,但也知晓大概哪里容易长菌子,却是没人想过为啥那里会长菌子。
”’
家里的木桩子,也就枯松木容易长木耳,橡树长天花蕈,可依他这些年进山打猎捡菌子的经验来看,容易长菌子的不止这两种木材。
山里被雨水冲倒或是被虫蛀空的糖树、槐树、榆树,也容易长菌子。
而且,就像她所说,容易长菌子的地儿多菌子,别看都是潮湿阴暗的林子,可有些地儿就是不长菌子。
“这么说来,在咱们菌子林那片扔些橡树桩、松木桩就能多采菌子多卖钱?”
&ltahref=”&ltahref=&quot/tags_nan/caohanwen.html&quottarget=&quot_blank&quot&gt/tags_nan/caohanwen.html&lt/a&gt”title=”糙汉文”target=”_blank”&gt糙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