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1章

首页
    恼,只想着将那些朝臣都贬出去。

    王映霜安抚了她,并道:“半岛已攻克,可我军需要在都督府驻守,那儿远离家乡,恐怕那些人未必愿意前去。

    ” 高素之心中有数,等到朝臣抗议的时候,她就道:“她们有功于朝,不能加官进爵岂不是令人心寒?半岛上共设置十五个都督府,朕拟用她们为大都督,坐镇半岛之地,诸君有异议,莫非是想要自荐?” 朝堂上一直是重内轻外的,就算外任刺史品位高于京官,朝臣们也会觉得京官才是最好的归宿,出镇都督府,无异于被发配,能上朝议事的哪个愿意去远在天边的苦寒之地戍守?高素之这话一出,原本还吵闹不休的朝臣立马就变成了鹌鹑。

    这些人就是这样,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就闭嘴不言了。

     出镇都督府的日子,自然要比在长安难捱。

    可慕容观手底下靠着自己一步步走来的女将,哪个不是能吃苦耐劳的?领了诏旨后,一句异议都不曾有。

     除了她们之外,慕容观也自请前往半岛坐镇——在高句丽、百济王室基本被歼灭后,尚有遗民掀起动乱。

    高素之自然应允,只是她一走,高满也不顾道路辛苦,要跟着过去。

    高素之劝阻不成后,只得由着她去。

    可此事不仅仅算是私事,高满毕竟是大齐的宗室,高素之为其加“镇国”号,又以她为半岛的兵马大元帅,名义上统领在半岛驻扎的齐军。

     太平三年。

     天下承平,土豆、玉米、红薯、水稻等作物已经在大齐境内推广,而长安、洛阳等重城已经修成了通坦的水泥大道。

    强行征发百万人,能将道路尽数铺设,可有前车之鉴在,高素之宁愿放缓速度推行,不违农时,也不过度开发民力。

    短短三年时间,她在民间的声望已经攀升到巅峰,有功盖三皇五帝之呼,朝中建议封禅的声音,也开始冒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