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为,定有深意。
四郎若是不孝,那也该是他吃这个苦。
”
泰始帝冷哼一声:“你倒是看得开。
”
崔元元神色依旧平和:“妾相信陛下不会为奸人所惑,必能做出决断来。
”
泰始帝凝视着崔元元,漫不经心道:“奸人?却不知指的是谁?”
崔元元面上露出慌乱的神色来,忙欠身道:“是妾失言,请陛下恕罪。
”
泰始帝没跟崔元元计较,他摆了摆手,示意崔元元起身。
他大步地离开皇后殿中,没注意到他离开的刹那,崔元元那谦恭柔和的神色就变了。
慕容观封侯,在泰始帝时候只是个空名,但到了未来就不一定了。
此时撕开一个裂口,未来女子得爵封就容易些许,毕竟有旧例在。
第二日,泰始帝便将慕容绍的上书下给朝臣商议。
突厥牙帐都已经被攻克,在这个时候战还是和已经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了,余下的事情便是论功行赏。
而在夺回城池、歼灭突厥事上,慕容一家军功最盛,根本绕不过。
泰始帝不想要一个功高震主的臣子,就得想方设法削去慕容家的气焰,可激烈的手段不能用,而慕容绍的上书——是很好的缺口。
“女子如何有爵?臣未曾闻女人封爵的道理。
赵国公无子,可养同姓之人为嗣子!”那些熟读儒家经典的士人果然第一个提出异议。
“慕容观平定突厥之乱,其功之高,封侯未尝不可。
”也有朝臣认为能够将慕容观当作特例。
“我承认她有大功,可赏赐绫罗绸缎足以,未必要筹以爵位。
”
……
元尚同一言不发,勋贵们同慕容绍同姓的,意见却是最多。
因为以慕容观为嗣,意味着宗族能够沾到的光变少了,无法分润到慕容绍带来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