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听了高素之的话略有些失望,他当然希望在关中进行种植。
舒了一口气,他又与宰臣们商议棉花种植的事情。
这类作物属于新找到的物种,不可能让百姓们废弃农桑改种棉花,还得由官府来带这个头。
高素之听着朝臣们商议的棉花管理事没插嘴,她垂着眼睫,只在泰始帝询问的时候说上一两句。
棉花种植后,怎么样将它织成棉布,让它从“花”变成可利用之物,也是关键。
而这一过程,不论如何都绕不过齐王府的。
只是从种植到收成,怎么说也得百日,故而机器的事情能够暂缓。
长江中下流区域皆可做试验田,在扬州、常州、杭州等议论声中,泰始帝最终确定在苏州先试行棉花种植。
高素之手中的棉花种子只需要留下一些由司农寺在长安试行,余下的都送到苏州去。
高素之一挑眉,称了一声“喏”。
对泰始帝这样的选择也没太意外,苏州首冠江淮,而且苏州刺史目前算是泰始帝的自己人,名窦世显。
窦家曾经是勋贵中的显赫者,在前朝时便与王公贵戚联姻,也是泰始帝的母族。
不过权高震主,在窦太后去世后,泰始帝便以雷霆手段收拾了舅氏,转而提拔妻族外戚。
整个窦家被流放的流放、除爵的除爵,只剩下窦世显这么个近亲在。
窦世显小心谨慎,到了后期朝政一团乱后,他才为了从地方迁转回长安,转换阵营投到高望之手底下。
但要说有什么力量,也没有,毕竟窦家破败后,子孙门人凋零,远在外州迁转的窦世显,根本没什么能量。
原剧情里高望之也得了棉花,不过那已经是后期了。
至少在泰始帝还没身体败坏的泰始二十年,窦世显是没有接触功劳的机会。
如果这次棉花种植得好,他是有机会被调回京城的,他岂能不把握?这么一来,他投向高望之的概率就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