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炮灰不做工具人 第234节

首页
    7 听说吴凡来自金陵,又是曹牧云的远方亲戚,苏琼楼面上多了几分亲切。

     “真巧,家父常年在金陵做生意,我也去过几次,那边可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 “呵呵,扬州也是好地方,不然也不会生出苏兄这样的青年才俊来。

    ” 吴凡的夸赞,让苏琼楼很是受用,口上却说:“哪里哪里,吴兄谬赞了。

    ” “不过,唉……” 吴凡突然的叹气皱眉,让苏琼楼有些疑惑:“吴兄这是?” “唉,我实在不忍心见苏兄卷入风波中,这才忍不住出言提醒,还望苏兄莫怪我多管闲事。

    ” 他的话让苏琼楼生出几分疑惑,忍不住追问:“究竟怎么回事,苏某有些疑惑,还请吴兄明示。

    ” “也算我多事吧,方才我看两位贵女都对苏兄青睐有加。

    但你可知,这两位贵女皆身份不凡。

    一位是公主之女,一位是吏部侍郎千金。

    ” “曹家有心亲上加亲,曹二公子对两位贵女很是看重,所以苏兄最好与两位佳人保持距离。

    ” 苏琼楼自幼聪慧,只是一个转念,便明白了吴凡这番“无端示好”,十有八九是曹二公子的意思。

     若是别的事,他也愿意让一步,但关系到锦绣前程,苏琼楼不想让。

    哪怕可能因此得罪曹二公子,他也要试一下。

     当然,苏琼楼有如此胆魄,也是因为他从何夫人处得知,她在京城中认识几位贵人,让他行事不必顾忌太多,尽全力去争一条青云路。

     “多谢吴兄提醒,不过我只是区区商户子,京中来的贵女怎么会将小生放在眼中。

    我还要为扶明山风景题诗,就不陪吴兄闲话了。

    ” 苏琼楼语毕转身离开,吴凡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一声将扇子合上,低声骂了句:“不识抬举。

    ” 此次雅集本意便是以文会友,又有京城贵人参与,众书生皆兴致高昂的吟诵书写各自作品。

     曹牧云为了鼓励大家创作,也为了讨好表兄表妹,便让他们评选出优秀诗作,悬挂于龙跃亭中供人品鉴欣赏。

     众人为得贵人青眼,一个个苦思冥想,恨不能捧出平生所学。

     不过大部分人才思有限,勉强齐了格律,但水平着实泛泛,找不到什么可取之处。

     魏晏看了一些平庸诗篇后,便兴趣缺缺,直接让书童在一旁念新提交的诗作,而他则在一旁闭目养神。

     “扬州人士苏琼楼,赋诗《题扶明山寒寺》。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此诗一出,嘈杂声顿时消失,众人皆默默倾听,仿佛怕惊扰了诗中意境。

     许久之后才有人恍如惊梦一般叹到:“妙啊,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句可流传千古。

    ” “后面几句同样让人耳目一新,让人有种沉醉此间不知山中岁月之感。

    ” “江南果然才子辈出,这位苏公子着实厉害。

    ” 众人赞不绝口,换着花样夸这首诗,夸苏琼楼的文采。

     连魏晏都难得颔首:“写的不错,意境浑融,古朴素净,当为今日诗魁。

    ” 魏宁颔首:“这诗意境确实不错,湛然空明,不失隐逸之趣。

    ” 她为人正直,不会因为方才堂妹的无故攀扯,就迁怒于无关人士,要真论起来苏琼楼也是受了无妄之灾。

     魏珍见兄长和魏宁都夸了苏琼楼的诗,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愈发觉得他生得俊秀,只可惜出身实在低了点。

     曹牧云心中暗恼,面上却做出云淡风轻的样子:“很不错的诗作,若今日无其他佳作,这首诗便是诗魁了。

    ” 他只夸了诗没有夸苏琼楼,唇角笑意也未达眼底。

     如果苏琼楼写的是其他题材,曹牧云还不会如此介意。

    可他偏偏以古寺为题,与《题扶明山寒寺》相比,曹牧云前几日题的诗只能用粗陋造作来形容了。

     苏琼楼这样做,分明是在当众下他的面子,区区一个商户子也敢如此狂妄,曹牧云心中愈发不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