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0章

首页
    树多。

     噶尔丹被杀,朝廷罢戈,而旱灾持续,朝廷本来用于征战的银子,可以挪过来一部分赈灾。

     但高产玉米横空出世,让朝廷节省了赈灾的银两,四爷便打起了这些银子的主意。

     经常带王妃出来巡视,路上听她念叨最多的,便是年景不好。

     年景有多不好,钦天监早有预判,时旱时涝,情况不定。

     久旱必生虫,久涝必生疫,皇上圣明,已经开始着手应对。

     四爷暂管农事总督府,同时在户部行走,适时上了一份奏折,主题就是兴建农田水利。

     大到修建水库、河渠,小到补贴自建水利设施,都有案例参考,预算做得相当详细。

     主打涝时蓄水,旱时放水,人为平均旱涝,造福百姓,以安民心。

     为了祈雨,这两年皇上徒步去了好几趟天坛,然而收效甚微。

    有一次差点颁下罪己诏。

     上天有好生之德,若降下灾祸,必然是皇帝德行有亏,触怒上天所致。

     虽然是封建迷信,确实可以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别的法子避免灾祸发生或者减少损失,哪个皇帝也不想颁下罪己诏,证明自己德行不够。

     类似罪己诏的检讨若能用钱解决,再好不过。

     四爷的折子递上去,很快得到批准。

    但现在批准的,只是一个立项,具体怎样落地还得有具体措施。

     现在被王妃问到脸上,四爷只能说:“我会尽力。

    ” 做了快两年夫妻,姜舒月了解四爷,事情办成之前,不会半路开香槟。

     他说考虑,意味着已经在办了,他说尽力,事情基本办成了,他说成了,就是收尾完成的意思。

     这人做到十分,只肯说三分。

     “那我替乡绅和百姓,谢过王爷,谢过朝廷了。

    ”姜舒月朝四爷福身。

     能在京郊买得起田庄的,至少也是个乡绅。

    朝廷补贴农田水利,肯定不会补贴王公贵族,必然补贴到乡绅手里。

     乡绅也分等级,据姜舒月所知,大乡绅趋利,有眼光也有银子,在高产玉米推广的时候,便把农田微水利修建好了。

     区区几百两,对大乡绅来说不算什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