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4章

首页
     这种压缩饼干非常扛饿,吃一块饱一天。

     康熙不信,就水吃了一块,当时也没觉得饱,但确实一天都不饿。

     拿给将领们吃,效果也很好。

     只可惜数量有点少,康熙立刻回信,让太子多送一些过来。

     若按照户部和兵部原来的测算,本次出征,十万大军,每日一餐,也只能带够五个月的粮草。

     托了高产玉米的福,现在康熙每天能吃两餐,两餐都能吃饱,所带军粮够吃七个月。

     将士们填饱肚子,行军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三路大军比赛似的,争相到达指定地点。

     形成合围之势。

     历史上,因粮草不足,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三路大军只中路按时抵达,其余两路全部迟到。

     皇帝御驾亲征,坐镇中路,等到了地方,发现只有自己。

     还好康熙皇帝足够机智,使计吓退了噶尔丹,才转危为安,也不算白跑一趟。

     第一次亲征噶尔丹,说是赢了,可两边都没怎么动手,一直在玩捉迷藏。

     这回可不一样,吃饱喝足的清军只有先到的,没有迟到的,康熙率领的中路军反而是压轴的那一个。

     天灾面前人人平等,若非闹灾,噶尔丹也不会铤而走险找沙俄合作,与虎谋皮。

     奈何小冰河期是全球性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沙俄自顾不暇,只肯卖给噶尔丹武器,却没有卖一粒粮食给他。

     草原不种粮食,只有牛羊。

    旱灾持续,牛羊没有草吃也会饿死。

    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缺少牛羊肉的补给,一个个面如菜色。

     清军这边带足了粮草,还有补给源源不断送来,康熙到了地方并不着急打仗,只让三路大军合围,围而不攻。

     即便准噶尔那边的“驼城”因为清军的神兵天降还没完成,清军也没有要打的意思。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康熙不理噶尔丹,却一个劲儿地催太子送压缩饼干。

     康熙催太子,太子催四爷,四爷在忙合作经营,最后还是姜舒月承担了所有。

     当初想起做压缩饼干,不过是因为皇上御驾亲征,姜舒月去给德妃请安的时候,总听她念叨战场凶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