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9章

首页
    由还是生病,额娘怕舅舅家那边嫌弃,节外生枝,才有了这样的安排。

     所幸嫁妆一早就准备好了,只是婚期有些赶,并不会影响什么。

     姜舒月闻言拍手:“这个日子好,够种一茬春小麦!” 舒心:“……” 第80章变数 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耐旱,生长周期也短,虽然口感差些,但产量尚可。

     想到产量,姜舒月给舒心打预防针:“这种小麦是我才试种出来的,亩产不低,在七百斤左右。

    ” 这是在旱灾持续的大背景下估算出来的。

     若放在丰年,轻松破千。

     与玉米一样,最初试种的品种,都不是杂交的,方便自留种。

     相比杂交的优质种,这种属于最普通的初代培育种。

     饶是如此,还是把舒心惊了一下。

     她可不是闺阁女子,她是做过皇后的,亲自种过地,也知道时下,乃至数十年后的粮食产量。

     玉米终康熙、雍正两朝,直到她去世,也没听说被推广开。

     小麦的亩产,丰年在两百斤左右,但一百斤或者更少,才是常态。

     毕竟丰年少。

     玉米是舶来品,听说在番邦产量很高,到了大清水土不服,被小堂妹给调整过来,倒是能说得过去。

     可小麦本来就有,她在圆明园亲自种过,精耕细作的情况下,亩产堪堪一百五十斤。

     如今可是灾年,亩产七百斤,她不是在做梦吧。

     舒心掐了自己一下,疼的。

     当初试种高产玉米的时候,姜舒月就见过这种类似活见鬼的表情,不由苦笑:“这些种子是我找了几拨老庄稼把式,共同培育出来的。

    ” 这时乌拉那拉家不求甚解的性格优势再一次发挥作用,让舒心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并表示一定全力配合。

     见对方有些紧张,姜舒月宽慰她:“过几日,我派雾隐山田庄的管事过去,直到收获他才会离开。

    我也会抽空去看。

    播种有自动播种机,正常播就行。

    施肥也不用担心,把堆肥池建好,随用随取。

    只灌溉有些麻烦,要建一套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所需费用我出,由雾隐山田庄的管事督建,建成之后能用很多年,非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