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7章

首页
    里能种玉米吗?” “能啊。

    ”姜舒月眼睛一亮,“有人想种吗?” 之前她搞创新,在两茬冬小麦之间轮作大豆,讲道理磨破嘴皮子,只有不到半数人家愿意试。

     今年秋天滴雨未下,幸亏去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把田庄周围的河沟填满了,不然浇地都成问题。

     小冰河期的灾害都是连着的,一连几年大旱也不是没有过。

    小麦的耐旱能力远不及玉米,与姜舒月手上经过改良培育的玉米更是没法比。

     玉米浇点水就能活,顶多减产,而原始版本的小麦则有可能绝收。

     奈何与麦茬豆一样,庄里的佃户从来没种过玉米。

    当初推广轮作尚且如此困难,让佃户放弃小麦改种从未种过的玉米,基本不可能。

     后来二十亩地玉米大丰收,姜舒月让庄里的劳力帮忙收获,也没人心动,主动提出改种玉米。

     田庄的地虽然是姜舒月的,可租种给佃户,地里种什么佃户说了算。

     当然,北方都种小麦,很少有别样。

     刚刚听左庄头主动问起,姜舒月心中升起希望。

     左庄头很谨慎,尽管听儿子说过玉米的亩产,也亲自去地里帮过忙,可那个亩产的数字太吓人,让他感觉不真实。

     见问,姜舒月实话实说:“宝树哥说的没错,精耕细作亩产一千三百五十斤,大田能有一千斤。

    ” 玉米收获之后在庄里的场院脱粒,之后运到围场统一称重,村里人并不知道具体产量。

     虽然有心理准备,众人还是齐齐空咽了一下口水,而后齐齐看向左庄头。

     左庄头捏紧手里的烟袋:“咱们没种过玉米,怕出不来这么多。

    ” 与朝堂上的关注点不同,穷苦百姓从来不关心口感,只关心产量。

     若没有惊人的产量,玉米再好吃,他们也不会种。

     “这个好办。

    ”姜舒月已经带出徒弟来了,她看向左宝树,“我那二十亩玉米都是宝树哥在管,他已经记下要点,完全可以指导大家耕种。

    ” 想了想又补充:“玉米比小麦好伺候,耐寒抗旱,产量高,除了口感差些,几乎没有缺点。

    ” 简而言之,会种小麦的,都会种玉米。

     众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