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8章

首页
    听见姜舒月喊他们进屋喝茶,太子指着西红柿苗问她:“这个是不是茄子苗?” 西红柿和茄子同属茄科,叶片略有相似,但就像印四所说,茎的颜色不一样。

     “那个是番茄苗。

    ”姜舒月不想解释太多,索性往茄子那边靠拢。

     太子哈哈笑:“番茄也是茄。

    ” 四阿哥无语地看他一眼:“番茄也是茄,二哥,你赢了。

    ” 番茄和茄子他们都吃过,能一样吗? 太子讪讪然地直起腰:“是有点晒,走吧,喝茶去。

    ” 经过灶屋的时候,太子忽然转向去了后院,却见后院仍旧光秃秃的,只中间那片地开了沟。

     “后院没种菜?”太子问。

     后院是套种,撒种有先后,收获也是一个个来。

     先撒种的玉米,清朝已经有了,姜舒月不用避讳:“后院种了苞谷。

    ” 听她说是苞谷,印公子微微蹙眉:“苞谷产量低,又不好吃,你种这个做什么?” 姜舒月东拉西扯:“我喜欢煮着吃。

    ” “煮着吃味道还行。

    ”四阿哥附和。

     太子不信任地瞥他一眼:“没滋没味的,真好吃?” 四阿哥点头:“用糖水煮,可以吃。

    ” 太子哈一声笑出来:“用糖水煮?老四,算你狠。

    ” 说话间,姜舒月默默记下这个时代玉米的另一大特征:甜味不足。

     如果真像印四所说,这个时代的玉米要用糖水煮过才能吃,那么后院刚刚种下的黄玉米就显得过分鹤立鸡群了。

     姜舒月谨慎地想。

     可她再谨慎,也找不出比黄玉米更普通的品种了。

     今年春天只下了一场雨,旱灾近在眼前。

    姜舒月必须先拿出玉米和红薯这样高产扛旱的作物进行实验,帮田庄度过灾年。

     在找到足够强大的保护伞之前,她不敢轻举妄动,可自己的田庄总要保住。

     为掩人耳目,同时满足套种的要求,她还打算在后院种些大豆。

     饥荒年,豆饭虽然不好吃,也比草根树皮和观音土好太多。

     当然,后院这片实验田所种的粮食不足以养活全庄,但姜舒月记得常妈妈说过,她们刚搬来时分了二十亩地。

     到现在还荒着。

     雾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