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危人格扮演守则 第328节

首页
    顺着这个思路,释千再次看向不远处那张窗前的半身像。

     她刚才的的确确产生了那种“对抗感”,是因为那幅画里寄存着意识,还是因为那单纯就是一张自画像?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画和被画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在部分情况下,前者是自我意识的宣泄与表达,可后者则全然不同,不论画家拥有着强烈的爱、还是撕心裂肺的恨意,出现在画作中的那个人都只是画家想传达的意识的载体。

     所以,画中的这个“女人”,并不是画家,而是一个载体。

     那这个场域的主人,究竟是这个被画的女人,还是那个没出现在任何一幅画作里的“画家”? 释千倾向于后者,但这个画中的女人,对于这个场域来说也必然重要。

     “我大概明白了。

    ”死海回答,“这么看来,如果想要达到你所说的te,需要考虑的可能其实是两个人:画中人和画家?” “可能吧。

    ”她一边顺着圆形展廊向前走,一边开玩笑般交流道,“可能画家只是一个幌子呢?毕竟我想大部分人进到这个副本,第一反应就是要给画家解愿,结果最后发现是一道陷阱什么的。

    ” 没有过多证据佐证,释千也没有继续往下推,而是看完了剩下的所有画作。

     剩下的画作表达也各有重心,分别为大脑和生殖器官。

    而作为入口处“真赝品”判断的画作也依旧是同一个女人,而它们无一例外都不存在意识寄存。

     眼睛、心脏、大脑、生殖器官。

    分别对应四个出入口,其中“眼睛”代表的出口是真品。

     释千想到了那那句提示——“爱的第一步,首先要付出()?” 就算不具备释千这样的观察能力,也能通过这道题目的提示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不免让释千觉得有点过于简单了。

     如果不是第一关送分,那就是背后必有猫腻。

     释千重新走回了半身像的那个入口,盯着画中人看。

    对方的眼神时而有神、时而无神,似错觉又似画家表现出的技巧性灵动。

     仔细看来,原来是因为眼瞳高光的位置会在不经意间移动。

     “你好。

    ”释千开口,画中人没有任何反应,高光在她的凝视下也不再移动位置。

     旋即释千便反应过来,死海之前说它只能“看”,也就是应该只具备眼睛的功能。

    于是释千立刻调动织梦,对话框在画作前浮现。

     眼前这个画中人一直在观察她,但却完全不主动暴露,甚至会回避“装死”,这看起来有点像是“画家”的同伙。

     直接询问大概率会被忽视,想要得到回应,她必须以一句话戳中痛点。

     猝不及防,难以回避。

     短短两秒的沉思,从进入这栋房间起所获得的全部信息、线索、猜测都在脑中连点成线,一条条可能性被清晰梳理出来。

     第一,画家和被画人是同伙,需要“解愿”的是二者的共同体。

     第二,画家和被画人之间存在对立,但被画人也许是想帮助画家“解愿”。

     第三,二者存在对立,但画家的“解愿”或许就和被画人相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