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封急报,臣还没看过呢。
”
谢桐不搭理他,一边从御案后的书柜上取出了几样地图,一边问了他另一个问题:
“东泉县最后一次禀报水患事宜,是什么时候?”
刘黔偷眼看了看闻端,见闻端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犹豫了一会儿,如实道:“是……一月以前。
”
“一月以前。
”谢桐按着桌上的地图,重复了一遍,几乎要被气笑:
“所以说,东泉县有可能已经被淹了一个多月,如今城内生死不明,而现在朕才知晓此事?”
刘黔连汗也不敢擦了,忙起身跪到地上:“圣上,信使往来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不能怪工部怠于职守……”
“那你们派下去传递水患消息的信使呢?”
谢桐打断了他的话,曲指叩了叩桌面,冷冷出声:
“这封急报,还是东泉县临近的小城送来的,刘尚书,你们的信使呢?还在路上走着么?”
刘黔:“臣……”
刘黔左看右看,御书房中无人替他说话,索性一咬牙,以地叩头道:“臣无能,请圣上降罪。
”
“圣上当然会治你的罪,刘尚书。
”
一直安静坐在旁边的简如是忽然开了口,嗓音依旧温和如春风:
“南部沿海的水患早于数月前便有端倪,工部治水治了这么久,成效没有见着,还致使东泉县大坝溃堤。
如此大祸,刘尚书难道还能安安心心地坐在这位子上么?”
刘黔怔愣了片刻,隐约听懂了简如是话中的含义,不禁把求救的目光投向闻端。
不料闻端却不如他想象中的那样出言为他辩解,男人稳稳坐在位子上,自始至终,连懒散闲适的姿势都没有变过,看上去似乎并不觉得当下讨论的,是如何一件紧急的重要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