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7章 惨案(二)

首页
    的关系,越发疏离。

     别看孙策手下有不少士家子弟,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获得士家的认可。

     别策本身,又是个极为自傲的人。

    如果是普通的百姓,他反倒可能低头。

    但是对士家,孙策始终不愿意服软。

     后世常说,曹操大量启用寒族士子。

     可实际上呢?孙策同样是启用了众多寒门子弟。

    只不过由于他死,得早,所以并不明显罢了。

     孙策不服软,不代表他不忌惮江东士家。

     荀衍不断拜访江东士家,就算别策再大度,也会生出猜忌之心。

     可偏偏他无法阻止荀衍的作为,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策的猜忌之心就会越发强烈……到最后,必然会和江东士家,产生剧烈的冲突。

    这是一个阳谋,孙策就算心里清楚,也是无可奈何。

    总不能杀了荀衍?那样一来,不但得罪了曹操,甚至有可能造成天下士族对孙家的仇视。

    要知道,顾川荀氏,可不是一个称衡,乃至于边让可比拟。

     荀家在士林的影响力之大,寻常人根本无法想象。

     曹朋开设佩服设计此计的人了! 这个人,非常准确的掌握了一个正常人的心理。

    与其说这是离间,倒不如说这是一场心理战。

     而且是你明知道其中机巧,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战。

     不过,曹朋现在考虑的,却不是谁设计了这个计谋。

    三国时期的心理战大师,的确有不少。

     勿论是曹魏的贾诩、司马懿;还是东吴的吕蒙、陆逊;以及那位不知道是不是真用过空城计的蜀汉诸葛亮(如果空城计是真,那诸葛亮无疑也是一位心理战的大师)”都善于使用心理战。

     但就目前而言,曹操帐下能设计出如此计谋的人,无非两个。

     不是荀或,就是郭嘉。

     所以曹朋也无需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心思。

     他此刻考虑的是,黄月英刚才的那番话。

    如果不趁着黄承彦还在吴县时提亲,那等到黄承彦返回江夏,再想提亲可就麻烦了。

    提亲,是一门学问。

    似黄承彦这样的名门世族,提亲之人必须要身份对等,再不济也不能相差太多。

    所以,曹朋想着想着,就想到了荀衍身上。

     顾川荀氏的名头,可是,zu曰g又,又um口夏黄氏强百倍。

     而且荀衍的名望似乎也高于黄承彦……如果能请荀衍出面的话,想必那黄承彦也要认真考虑。

     问题是,荀衍能同意吗? 曹朋也有些不太确定,于是坐在房间里”呆呆的发愣。

     片刻后,他从手边的匣子里取出一摞淡绿色的左伯纸,在烛光下仔细的观察,揣摩起来。

     他总觉得,这左伯纸中,似乎隐藏着秘密。

     片刻后”曹朋突然起身”把纸张收起来放好。

     他匆匆来到门房,就见阙泽正坐在地板上,对着偌大的一个木箱子,不时发出一两声傻笑。

     他忽而拿出一卷书册,轻轻摩挲。

     忽而又把书卷放在鼻子下,闭上眼睛嗅着,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

     这家伙,还真是个书痴。

     “闹大哥!” “啊……,…”阙泽一惊,连忙把书放进木箱,警惕的回身看去。

     “阿福啊,你不去休息,有什么事吗?” “我想打听一下,你知不知道一个叫做李景的人?” 阙泽一愣,“你是说去年会稽郡所举孝廉,李景李逸风吗?” “正是。

    ” “我知道这个人,但是没有接触过。

    我和他虽是同乡,但彼此并不是很熟悉……不过我知道,李景此人最初在会稽时,操行并不是很好。

    有点贪财,而且还有些好色。

    这个人能写一手好字,而且长于模仿。

    不管是什么人的笔迹,他模仿一些时候,便能学得个八九不离十。

     为此,那家伙曾被王朗赏识过,还当了一段会稽郡主簿。

    后来王朗败走,李景害怕被牵连,便从会稽迁到了吴郡。

    他才学还是不错,但德行太差……对了”你怎么突然打听起此人?” 曹朋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李景死了!” “啊?” 阙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