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章 恶来斗虎痴(二)急求月票!

首页
    ” 三步跨出,扑面而来的杀气,令虎卫军出现一丝慌乱。

     此前,虎贲军军容鼎盛,但却没有任何杀气流露。

    那是一种内敛的,含蓄的杀气。

    一旦爆发,格外恐怖。

     许褚见此情形,顿时急了 “出击,虎卫出击” 这个时候,如果虎卫军再不出击,一旦等虎贲军行动起来,很可能会出现溃败的局面。

     输,可以…… 但我决不允许,出现溃败。

     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击。

     用战斗来解决惶恐……许褚相信,只要双方交兵一处,虎贲军那漂亮的阵型,就会立刻混乱。

     八百虎卫,呐喊着冲向虎贲。

     犹如一股黑色洪流,汹涌奔行。

     可就在虎卫军发动冲锋的时候,曹休突然大吼一声,“虎贲如山” 八百长矛手立刻止住了前进的脚步,同时在急促的鼓声中,一个个同时微微下腰,身子成弓形,长矛依旧斜举,做出了防御之势。

     “山,山,山……” 长矛手发出咆哮。

     典韦向夏侯衡看去,那意思是:要不要攻击? 夏侯衡摇摇头,“虎卫尚未混乱,锥形锋利,当以防御为主。

    将军不必担心,且静观之。

    ” 典韦只是坐镇中军,日常操演,都是曹休和夏侯衡为主。

     既然夏侯衡这么说了,他自然不会反对。

     论搏杀疆场,十个夏侯衡也非典韦的对手。

    可若论掌握战机,变幻阵型,二十个典韦,非夏侯衡对手。

     虎贲军此时,沉稳如山。

     黑色洪流撞击巍峨大山,水流虽猛,却无法令大山倾倒。

     “一” 曹休策马,嘶声吼叫。

     首排长矛手,突然挺身直立,长矛收回,直立而起。

    冲在最前端的虎卫长矛手,挺枪就刺。

    却见虎贲手中的长矛,贴着刺来的长矛向侧一崩。

    这个在枪法中,叫做‘叩’。

    不等虎卫军有反应,二排长矛手斜举长矛,横里一扫,将枪头打开。

    随即三排矛手迈步向前,一矛刺出。

     叩、扫、刺 三个动作,三个人使用,却如同一个人施展。

     在第三排长矛手刺出的同时,迈步冲到最前面,长矛直立,叩拦对方的长矛。

    而后原先第一排的长矛手横扫拨打,原来第二排的长矛手踏步刺杀,而后再次扣拦……如此反复不停。

     三排长矛手穿插交错,进退犹如一人。

     虎卫军的确凶悍,可在交手的时候,他们往往面临一打三的局面。

     在校场狭小的空间中,他们占不到任何便宜。

    从双方投入战斗的兵力来看,持平。

    可是从局部而言,虎卫军始终占据人数的劣势。

    也幸亏是演武,所以长矛都是以硬木杆子代替。

     否则的话,虎卫军势必死伤惨重…… “这什么阵法?” 曹操忍不住一声惊呼。

     看虎贲军进退穿插,八百人整齐如一,丝毫不乱。

     在隆隆鼓声中,伴随着一声声呼喊,令曹操也不禁血脉贲张。

     其他望楼里的将领,被虎贲军那种有序,整齐如一的搏杀,看得眼花缭乱。

    这些人,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可何时曾见到过,这八百人如同一人的搏杀方式?一时间,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若我领兵出击,能否取胜? 同样的疑问,在曹仁、徐晃、于禁等人脑海中浮现。

     “来人” “喏” 曹仁是第一个反应过来,唤来亲随道:“持我名剌,即刻送往虎贲府,就说演武之后,请君明毓秀楼饮酒。

    ” 身为曹氏宗亲中,最善于治兵的人,曹仁敏锐的觉察到,典韦这练兵的手段不凡之处…… “哥哥”一直坐在曹仁身旁的青年,起身道:“还是由我亲自前往,以示诚意。

    ” 这青年,名叫曹纯,字子和,是曹仁的弟弟。

     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开始,曹纯便跟随曹操南征北战。

    如今以议郎的身份,参司空军事,也是曹操极为看重的一员曹姓将领。

    曹纯比曹仁小很三岁,年方二十五,喜好骑战,最擅长的就是奔袭之术……曹纯之所以自告奋勇,其实也有他的想法。

    曹操从讨伐董卓开始,见识了西凉骑军的厉害之后,便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组建起一支比西凉骑军更勇猛的骑军。

     此前,由于中原缺马,曹操手中的骑军数量不多,所以一直没有行动。

     而今曹操占居三州之地,而连通西域的关中,正处于混乱。

    昔日对中原的战马买卖,也渐渐放开。

     这就使得曹操重又动了组建精锐骑军的想法。

     曹纯是曹操身边最信任的宗亲,当然了解曹操这个想法。

    事实上,曹纯也希望能组建一支这样的骑军,建立功业。

    看到虎贲军的骑军装备之后,曹纯立刻觉察到,那些装备,很有可能是骑战之法,出现质的飞跃。

    此前想要组建起一支精锐骑军,有许多先天性的条件限制。

     马匹,固然不需赘言。

     骑手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如果骑术不高明,又如何进行骑战?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诸侯的骑军中,都有胡人参与的一个主要原因。

    胡人,匈奴人也好,鲜卑人也罢,亦或者羌人,屠各精兵……生于草原,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远非中原人可比。

    也有那中原人骑术好的,可毕竟是少数。

    中原不似漠北塞外,胡人有先天的优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