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慈禧慢条斯理的踏了进来,?身着和平时相较看起来并不算打眼的棕色云锦,然而上面绣的精致纹路却巧夺天工,一看便价值不菲。
我的心一紧,果然没有料错她会过来。
“儿臣见过亲爸爸,未来得及为您接风,是儿臣疏忽。
”皇上跪下向她行礼。
“皇帝坐吧,不必多礼,哀家今儿就是来听听那日本前首相有何高见的,他毕竟是日本的功臣。
”慈禧露出温和的笑容来,然而却让我的背后徒生寒意。
“哀家,也对这次谈话颇有兴趣呢。
”她拉起了皇上的手面容慈祥:“皇帝,未免待会你们聊着紧张,哀家还是去后头,听听也就罢了,你们说你们的。
”
她果然是只老狐狸,我开始担心起来,慈禧若坐在皇上身边倒也罢,刻意呆在后头让前来之人不知她也在场,若是说了什么犯忌讳的话,还不得抓个现形?总不该,政变就是在今天?
我盘算着,额角已出了汗。
“皇上,伊藤博文已到。
”小德子进来禀报。
我看出皇上的神色也透着不自在,却还是强迫着让自己镇定下来,一撩衣摆坐在龙椅上沉声说:“让他进来。
”
伊藤博文带着一名翻译走进来,并入乡随俗的施了中国的礼节。
然而,这场谈话早已变了味,有慈禧在后头监视,皇上只能选择言不由衷。
“伊藤先生的意思是大清皇帝很有远见卓识,这一路游历以来,见到不少维新志士,都是很有想法的年轻人……”翻译人正说到一半,皇上却面色异常的打断了他的话:“不知伊藤先生在中国的起居饮食可还习惯??”
伊藤博文闻言一愣,不明就里的他原以为此次谈话的主题便是维新变法,然而皇上如此快就转移了话题。
他们闲聊了几句,伊藤博文却透着不解,仿佛皇上话语间刻意一提到维新之事便绕了开来。
“伊藤先生表示,他可以为中国的变法做点事情。
?”最后,在这种怪异气氛下实在不明其意的伊藤博文还是拖翻译人说了这句话。
皇上的眸子里透着有苦不能言的无奈:“多谢伊藤先生的好意,到时,可以将建议通过总署上报到此。
?”
他们迅速的结束了这场危机四伏的谈话,皇上不能够说一句自己当真想说的话,苦恼之色却还不能溢于言表,可想而知他的矛盾纠结之意。
伊藤博文刚刚告辞,外面却又禀报袁世凯前来求见。
屋漏偏逢连夜雨,我诧异的不禁直起了身子,差一些弄出了声响,背后的汗已沾着衣襟湿透。
想必皇上的紧张也并不少于我几分,在这个紧要关头怎么袁世凯却也跑了来,我在心里头泛着嘀咕。
压根不知慈禧已经回宫并且就在这后头监听的他若是说漏了什么,所有人都得玩完。
一名身材宽博的男子走了进来,他蓄着胡子,脸和肚子浑圆,显得比同龄人老成。
他仿佛也有些心神不宁,但却还是在皇上面前露出一副讨好的笑容来。
他行礼后寒暄几句便切入了正题:“皇上,变法之事臣是支持的,但以臣之见,应当由老成的大臣出来主持。
他们经验丰富,您看,就像是洋务时期张之洞主持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都获众人交口称赞。
然而现在新进的那帮人,资历太浅,行事又冒进,如何能及得上办事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