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世、民……兄???
天爷啊!
他这辈子都没想到,有一天能管太宗陛下叫一声世民兄?
乱了,全都乱了!
疯了,真的疯了!
杜甫觉得他现在有点懵,还有点晕。
然而李世民却没法体会杜甫此时那又激动又复杂、还很一言难尽的心情。
他想想杜甫那诗中“路有冻死骨”,便知此人定是一个心怀家国的有才之臣。
李世民便叹了口气,可惜的问道:
“子美啊,你既然有如此文采,为何不去参加科举做官?只是去写诗,实在屈才了啊!”
虽然他那不孝子孙李隆基混账了点,但既然能让李白做翰林,杜甫最起码也应该会放个地方官啊?
“对啊,参加科举我熟的很,还挺简单的。
”
旁边的考神苏轼点了点头:
“我爹、我和我老弟都是一次就高中,一门三进士。
想来你子美兄应该也不差啊”
三次没中的杜甫:……老铁,扎心了
说到这里,杜甫便叹了口气,和他们的太宗陛下倒起了苦水:
“并非是小臣不想参加,而是我参加了三次,这点微末才学,实在是难以高中入眼啊!”
说起这科举来,杜甫觉得自己简直就是祝晚晴说的非酋本体。
早些年的时候,他仗着自己有文采没复习,胡乱下了一次场,结果没中。
后来第二次他就认真复习考试,谁料辛辛苦苦一整年,结果那一年的科举考试,却是一个人都没中!
原来当时是李林甫当权,他害怕唐玄宗启用新人,竟让所有人都落榜。
李世民听到这里,简直不能理解的皱起了眉头:
“所以我那好大孙就没有起疑吗?”
杜甫摇了摇头,苦笑说道:
“李林甫当时说,恭喜陛下,这是在野无贤才,有用之人全在朝廷的表现啊。
(注)”
李世民:……
所以李隆基你就这么信了是吧?你的脑子有包是吧?你的脑子里全是水吗?!
虽然已经对李隆基很生气了,但是李世民此时听完,简直是都要气炸了。
而杜甫此时却还在接着说:
“也是我不擅长参加考试,第三次就走了门路写了首诗,最后得到的结果依然是,暂代录用。
”
李世民:……放着杜甫这样的人才不用,偏偏去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
啊啊啊真的好气,气死他了!
李世民想到后来这位杜工部在安史之乱中,衣衫褴褛如乞丐一般,却依然忠心耿耿、一路逆行而上走到他那好大孙面前表忠心。
他李隆基竟然如此薄待人才,致使这般国才竟然只能住在破了洞的茅草屋里,蹉跎一生至死遗憾。
李世民现在想打死李隆基的心都有了